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4.1 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劳资关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8-20页 |
2.1.1 劳动关系 | 第18页 |
2.1.2 劳资关系 | 第18-19页 |
2.1.3 工会 | 第19页 |
2.1.4 民营企业 | 第19-20页 |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资关系理论 | 第20-21页 |
2.2.1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 | 第20页 |
2.2.2 恩格斯的劳资关系理论 | 第20-21页 |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理论 | 第21-24页 |
2.3.1 毛泽东的劳资关系理论 | 第21-22页 |
2.3.2 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期间的劳资关系理论 | 第22页 |
2.3.3 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资关系思想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国当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 | 第24-31页 |
3.1 中国当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的表现 | 第24-26页 |
3.1.1 多数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 第24-25页 |
3.1.2 三方协商机制作用显著 | 第25页 |
3.1.3 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25-26页 |
3.2 中国当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部分民营企业职工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 第26-27页 |
3.2.2 民营企业工会组建不够健全规范 | 第27页 |
3.2.3 民营企业工会自身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 | 第27-28页 |
3.3 中国当前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1页 |
3.3.1 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 第28-29页 |
3.3.2 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工会缺乏正确认识 | 第29页 |
3.3.3 民营企业职工自身维权意识较为薄弱 | 第29-31页 |
第4章 工会协调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的对策思考 | 第31-38页 |
4.1 多方联动,切实促进企业劳资关系和谐 | 第31-34页 |
4.1.1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劳动监察力度 | 第31-32页 |
4.1.2 工会要主动作为,进一步推动完善三方协商机制 | 第32-33页 |
4.1.3 发挥工会协调作用,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 第33-34页 |
4.2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协调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积极作用 | 第34-38页 |
4.2.1 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发挥工会自身的政治优势 | 第34-35页 |
4.2.2 加强民营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 | 第35-36页 |
4.2.3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更好发挥工会作用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