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B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关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构成的研究第9-10页
        1.2.2 关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研究第10-11页
        1.2.3 关于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第11-13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第13-15页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本文的创新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第15-23页
    2.1 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项目构成第15-20页
        2.1.1 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第15-17页
        2.1.2 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构成第17-20页
    2.2 盈余管理行为的理论解释第20-23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22页
        2.2.3 现代契约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B公司案例介绍第23-27页
    3.1 B公司的基本概况第23页
    3.2 B公司所处行业分析第23-24页
    3.3 B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分析第24-27页
        3.3.1 对净利润指标的总体分析第24页
        3.3.2 对净利润指标的具体分析第24-27页
第4章 B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分析第27-40页
    4.1 B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第27-29页
        4.1.1 避免“戴帽”第27-28页
        4.1.2 维持股价稳定,增强融资能力第28-29页
    4.2 B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项目手段第29-34页
        4.2.1 政府补助收入第30-32页
        4.2.2 处置子公司第32页
        4.2.3 递延所得税影响第32-33页
        4.2.4 政府补助以外的营业外收入第33-34页
        4.2.5 资产重组损益第34页
    4.3 非经常性损益成为B公司盈余管理重要手段的原因分析第34-37页
        4.3.1 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界定标准的主观性第34-35页
        4.3.2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列举方式的局限性第35页
        4.3.3 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制度的不合理第35-37页
    4.4 B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后果分析第37-40页
        4.4.1 业绩的持续下跌第37页
        4.4.2 B公司大量资产的出售与抵押第37-38页
        4.4.3 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的纷纷辞职第38-40页
第5章 案例启示与对策建议第40-44页
    5.1 案例启示第40-41页
    5.2 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第41-44页
        5.2.1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第41-42页
        5.2.2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披露制度第42页
        5.2.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第42-43页
        5.2.4 强化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8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财务视角的X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长株潭酒店基层员工职业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