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H银行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第18-26页
    2.1 文献综述第18-21页
        2.1.1 国外研究文献第18-20页
        2.1.2 国内研究文献第20-21页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第21页
    2.2 估时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第21-24页
        2.2.1 估时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第21-22页
        2.2.2 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原理第22-23页
        2.2.3 估时作业成本法的要素第23-24页
        2.2.4 估时作业成本法的优势第24页
    2.3 估时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第24-26页
        2.3.1 核算前提不同第24页
        2.3.2 核算步骤不同第24-25页
        2.3.3 时间分配标准不同第25页
        2.3.4 取得原始数据所用方法不同第25-26页
3 H银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背景分析第26-30页
    3.1 H银行基本情况及其成本管理现状第26-28页
        3.1.1 H银行背景简介第26页
        3.1.2 H银行主要业务第26页
        3.1.3 H银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第26-28页
    3.2 H银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第28-29页
        3.2.1 能够满足银行成本控制要求第28页
        3.2.2 能够优化业务流程并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第28页
        3.2.3 能够建立健全成本激励机制第28-29页
    3.3 H银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第29-30页
        3.3.1 能够获得数据支持第29页
        3.3.2 有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手段的支持第29页
        3.3.3 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第29-30页
4 H银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方案设计第30-35页
    4.1 设计原则第30页
        4.1.1 成本效益原则第30页
        4.1.2 全面型原则第30页
        4.1.3 谨慎性原则第30页
    4.2 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前期准备第30-32页
        4.2.1 建立资源成本池第30-31页
        4.2.2 划分与建立作业及作业中心第31页
        4.2.3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第31-32页
        4.2.4 识别成本动因第32页
    4.3 估时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核算流程设计第32-33页
        4.3.1 估计实际业务能力和作业时间耗用量第32页
        4.3.2 建立时间等式第32页
        4.3.3 计算单位时间业务成本和成本动因分配率第32-33页
        4.3.4 成本的分配和归集第33页
    4.4 估时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流程设计第33-35页
        4.4.1 划分责任中心第33页
        4.4.2 编制估时作业成本预算第33-34页
        4.4.3 进行成本反馈控制第34页
        4.4.4 进行责任成本控制的业绩评价第34-35页
5 H银行D支行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案例第35-49页
    5.1 H银行D支行背景资料第35-36页
    5.2 H银行D支行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第36-47页
        5.2.1 估时作业成本法在D支行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第36-46页
        5.2.2 估时作业成本法在D支行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第46-47页
    5.3 H银行D支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效果及建议第47-49页
        5.3.1 H银行D支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效果第47-48页
        5.3.2 H银行D支行应用估时作业成本法的建议第48-49页
结论与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的应用--以P集团为例
下一篇:借壳上市业绩补偿研究--以青海春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