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过氧化钙对黑臭水体处理效果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7页
    1.1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第14-15页
    1.2 黑臭水体概述第15-22页
        1.2.1 水体黑臭的原因和机理第15页
        1.2.2 水体黑臭的原因分析第15-18页
            1.2.2.1 有机污染第16页
            1.2.2.2 内源污染第16-17页
            1.2.2.3 温度第17页
            1.2.2.4 水动力不足第17-18页
            1.2.2.5 氮磷污染第18页
        1.2.3 黑臭水体的治理措施第18-22页
            1.2.3.1 物理方法第18-21页
            1.2.3.2 化学方法第21-22页
    1.3 过氧化钙的研究概况第22-24页
        1.3.1 过氧化钙的应用第22-24页
            1.3.1.1 农业领域第23页
            1.3.1.2 水产养殖第23页
            1.3.1.3 环保第23-24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4-27页
        1.4.1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3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检测方法第27-30页
    2.1 主要仪器和药剂第27-29页
        2.1.1 主要仪器第27页
        2.1.2 主要药品第27-28页
        2.1.3 实验用水第28-29页
            2.1.3.1 含磷废水配制第28页
            2.1.3.2 黑臭水样的来源第28-29页
    2.2 指标检测方法第29页
    2.3 数据处理第29-30页
第3章 过氧化钙对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第30-41页
    3.1 实验方法与设计第30-31页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1-40页
        3.2.1 投加量的影响第31-32页
        3.2.2 温度影响第32-33页
        3.2.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3-35页
            3.2.3.1 磷的去除效率和时间的关系第33-34页
            3.2.3.2 钙磷产物的表征第34-35页
        3.2.4 pH影响第35-37页
        3.2.5 酸的影响第37-38页
        3.2.6 投加酸碱后过氧化钙除磷产物的表征第38-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过氧化钙对黑臭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第41-49页
    4.1 实验方法与设计第41-42页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2-48页
        4.2.1 投加量影响第42-43页
        4.2.2 静置时间影响第43-45页
        4.2.3 温度的影响第45-46页
        4.2.4 pH的影响第46-48页
    4.3 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过氧化钙处理黑臭水体过程中对其它因素的处理效果验证第49-58页
    5.1 实验方法与设计第49页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9-56页
        5.2.1 投加量的影响第49-52页
            5.2.1.1 投加量对溶解氧和pH的影响第50-51页
            5.2.1.2 投加量的影响第51-52页
        5.2.2 静置时间的影响第52-54页
            5.2.2.1 静置时间对溶解氧和pH的影响第52-53页
            5.2.2.2 静置时间对氮的去除效率影响第53-54页
        5.2.3 pH的影响第54-56页
            5.2.3.1 初始pH对溶解氧和pH的影响第54-55页
            5.2.3.2 初始pH对氮的去除效果影响第55-56页
    5.3 小结第56-5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总结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群便利性的疏散集结点选址优化
下一篇:CuO/ZSM-5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印染尾水中苯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