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兰(州)客运专线尖山隧道软弱地基加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隧道软弱地基计算理论 | 第10-12页 |
1.2.2 隧道软弱地基加固技术 | 第12-13页 |
1.2.3 软弱地基中隧道支护技术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尖山隧道软弱地基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 第15-23页 |
2.1 尖山隧道概况 | 第15页 |
2.2 隧址区工程地质特征 | 第15-18页 |
2.2.1 地层岩性 | 第15-17页 |
2.2.2 地质构造 | 第17-18页 |
2.3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第18-21页 |
2.3.1 不良地质 | 第18-19页 |
2.3.2 特殊岩土 | 第19-21页 |
2.4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隧道软弱地基加固方案比选 | 第23-33页 |
3.1 隧道软基常用加固措施 | 第23-26页 |
3.2 加固方案比选 | 第26-28页 |
3.3 旋喷桩施工工艺 | 第28-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隧道软弱地基加固数值分析 | 第33-44页 |
4.1 计算软件及计算原理 | 第33-34页 |
4.1.1 计算软件 | 第33页 |
4.1.2 计算原理 | 第33-34页 |
4.2 计算模型 | 第34-37页 |
4.2.1 数值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34-36页 |
4.2.2 计算工况及流程 | 第36-37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4.3.1 位移场 | 第37-40页 |
4.3.2 应力场 | 第40-41页 |
4.3.3 塑性区 | 第41页 |
4.3.4 支护结构应力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