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9页 |
1.1 光场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光场相干性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 表面等离激元及电磁相干理论 | 第14-15页 |
1.4 本论文的框架 | 第15-17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9页 |
第二章 部分相干光场的基本理论 | 第39-57页 |
2.1 部分相干光场的基本表征 | 第39-45页 |
2.1.1 二阶相干统计理论与相干矩阵 | 第39-41页 |
2.1.2 相干度 | 第41-43页 |
2.1.3 偏振度以及偏振态 | 第43-44页 |
2.1.4 相干模式展开 | 第44-45页 |
2.2 部分相干表面波 | 第45-50页 |
2.2.1 表面波的表征与传输 | 第46-48页 |
2.2.2 部分相干表面等离激元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第三章 标量部分相干光束相干结构调控与测量 | 第57-103页 |
3.1 标量相干结构函数的理论构建与传输特性 | 第57-75页 |
3.1.1 理论构建 | 第57-59页 |
3.1.2 传输公式 | 第59页 |
3.1.3 厄米高斯关联结构光束及其自分裂特性 | 第59-64页 |
3.1.4 多种对称分布的拉盖尔高斯关联结构光束 | 第64-70页 |
3.1.5 具有自聚焦自整形特性的标量部分相干光束 | 第70-75页 |
3.2 标量相干结构函数的相位调控 | 第75-81页 |
3.2.1 具有涡旋相位的拉盖尔高斯关联结构光束 | 第76-78页 |
3.2.2 标量相干结构函数相移引起的自转向光束 | 第78-81页 |
3.3 相干结构调控的实验研究 | 第81-94页 |
3.3.1 实验调控 | 第81-88页 |
3.3.2 实验测量 | 第88-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3页 |
第四章 矢量部分相干光束相干结构调控与测量 | 第103-140页 |
4.1 矢量相干结构理论调控的机理 | 第104-105页 |
4.2 一种具有特殊偏振分布的矢量部分相干光束 | 第105-114页 |
4.2.1 光源初始理论模型 | 第105-107页 |
4.2.2 聚焦系统中的传输公式 | 第107页 |
4.2.3 光强演化 | 第107-109页 |
4.2.4 偏振演化 | 第109-114页 |
4.3 电磁厄米高斯关联光束及其偏振奇点的演化 | 第114-126页 |
4.3.1 电磁厄米高斯关联光束的理论模型 | 第114-116页 |
4.3.2 电磁厄米高斯关联光束的可实现条件 | 第116-118页 |
4.3.3 自由空间中的传输公式 | 第118-119页 |
4.3.4 均匀偏振情况的传输特性 | 第119-123页 |
4.3.5 径向偏振情况的传输特性 | 第123-126页 |
4.4 矢量部分相干光束相干结构调控的实验研究 | 第126-134页 |
4.4.1 矢量部分相干光束的实验产生 | 第127-132页 |
4.4.2 矢量部分相干光束的相干结构的测量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第五章 表面等离激元的相干结构调控与测量 | 第140-172页 |
5.1 表面等离激元谱相干函数的调控 | 第140-145页 |
5.1.1 窄带光谱情况 | 第142-143页 |
5.1.2 宽光谱情况 | 第143-144页 |
5.1.3 双光谱情况 | 第144-145页 |
5.2 表面等离子激元谱相干函数的相干模式展开 | 第145-151页 |
5.2.1 部分相干表面等离激元的相干模式展开 | 第145-147页 |
5.2.2 高斯谢尔模表面等离激元的相干模式展开及其全域相干度 | 第147-151页 |
5.3 表面等离激元角相干函数的调控 | 第151-160页 |
5.3.1 三维部分相干表面等离激元场的表征 | 第151-153页 |
5.3.2 光谱密度 | 第153-156页 |
5.3.3 偏振态 | 第156-157页 |
5.3.4 能流分布 | 第157-159页 |
5.3.5 电磁相干性 | 第159-160页 |
5.4 表面等离激元的稳态相干结构的测量 | 第160-165页 |
5.4.1 稳态部分相干表面等离激元 | 第160-161页 |
5.4.2 稳态部分相干表面等离激元的散射 | 第161-163页 |
5.4.3 稳态部分相干表面等离激元的二阶Stokes参量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2页 |
第六章 部分相干光场相干结构调控的应用 | 第172-195页 |
6.1 在光场超强自修复中的应用 | 第172-179页 |
6.1.1 超强自修复机理 | 第173-174页 |
6.1.2 超强自修复的理论模拟 | 第174-175页 |
6.1.3 超强自修复的实验研究 | 第175-178页 |
6.1.4 潜在应用 | 第178-179页 |
6.2 相干结构调控产生光学囚笼 | 第179-184页 |
6.2.1 圆对称拉盖尔高斯关联部分相干光束的聚焦特性 | 第180-181页 |
6.2.2 光学囚笼的实验产生与测量 | 第181-184页 |
6.3 相干结构调控在图像信息加密中的应用 | 第184-189页 |
6.3.1 相干结构调控实现图像信息加密的机理 | 第184-186页 |
6.3.2 相干结构测量的实验方案 | 第186-188页 |
6.3.3 相干结构调控实现图像信息加密的仿真结果 | 第188-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95-198页 |
7.1 总结 | 第195-197页 |
7.2 展望 | 第197-19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第198-203页 |
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98-202页 |
公开申请的专利 | 第202-203页 |
参与的学术会议 | 第203-204页 |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204-205页 |
博士期间所获的奖励 | 第205-206页 |
致谢 | 第206-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