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2.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原理及内涵分析 | 第22-27页 |
(一)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之关系原理分析 | 第22-24页 |
1.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匹配问题的相关理论构建 | 第22-23页 |
2.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原理分析 | 第23-24页 |
(二)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内涵 | 第24-27页 |
1.硕士研究生供给和市场需求匹配的相关阐释 | 第24-25页 |
2.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具体表现及原则 | 第25-26页 |
3.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26-27页 |
二、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现状 | 第27-35页 |
(一)硕士研究生供给的基本现状 | 第27-31页 |
1.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毕业总量趋势 | 第27-28页 |
2.近年来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概况 | 第28-29页 |
3.当前硕士学位点的动态调整 | 第29-30页 |
4.近年来专硕和学硕研究生招生比例的变化趋势 | 第30-31页 |
(二)市场对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的现状 | 第31-35页 |
1.近年来市场对硕士研究生需求量的变化趋势 | 第31页 |
2.近年来市场对不同专业类别的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情况 | 第31-34页 |
3.近年来市场对应用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变化 | 第34-35页 |
三、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问题分析 | 第35-44页 |
(一)数量匹配问题 | 第35-37页 |
1.硕士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岗位数量的不匹配 | 第35页 |
2.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数量与市场实际需求类型不符 | 第35-36页 |
3.不同学科门类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与就业市场实际需要有偏差 | 第36-37页 |
(二)质量匹配问题 | 第37-38页 |
1.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市场对硕士研究生的要求不符 | 第37页 |
2.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匹配 | 第37-38页 |
(三)结构匹配问题 | 第38-41页 |
1.现有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 | 第38-41页 |
2.专硕与学硕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 | 第41页 |
(四)区域匹配问题 | 第41-42页 |
1.硕士研究生求职区域与市场用人单位需求不平衡 | 第41-42页 |
(五)期望匹配问题 | 第42-44页 |
1.硕士研究生期望的薪资与实际落差大 | 第42页 |
2.硕士研究生对工作类型的期望与现实不符 | 第42-44页 |
四、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原因分析 | 第44-53页 |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44-46页 |
1.受国家招生政策导向的负面影响 | 第44-45页 |
2.全面收费机制改革对硕士研究生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45页 |
3.政府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调查和预测缺乏准确性、及时性 | 第45页 |
4.政府对于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政策不够完善 | 第45-46页 |
5.研究生培养单位布局不合理、不均衡 | 第46页 |
(二)高校方面的原因 | 第46-48页 |
1.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脱节 | 第46-47页 |
2.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目标模糊 | 第47页 |
3.高校对硕士研究生松散式的管理 | 第47页 |
4.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47-48页 |
5.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 | 第48页 |
(三)社会经济市场和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 第48-51页 |
1.近些年我国经济下行,用人单位需求萎缩 | 第48-49页 |
2.面向硕士研究生的岗位数量有限,岗位挤占问题突出 | 第49-50页 |
3.用人单位招聘观念转变,不再唯学历,更看重个人能力 | 第50页 |
4.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设置条件不合理 | 第50-51页 |
5.不同地区、行业间差距较大,利益分配格局造成供需结构矛盾加剧 | 第51页 |
(四)硕士研究生本人及其家人的原因 | 第51-53页 |
1.硕士研究生本人及其家庭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预期过高 | 第51页 |
2.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就业观有失偏颇 | 第51-52页 |
3.硕士研究生本缺乏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可塑性差 | 第52-53页 |
五、促进硕士研究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对策及建议 | 第53-60页 |
(一)政府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关于硕士研究生的相关政策、机制 | 第53-54页 |
1.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 | 第53页 |
2.强化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 第53-54页 |
3.建立动态的专业和学位调整机制 | 第54页 |
4.加大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调查预测信息的宣传和扩散 | 第54页 |
(二)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所需专业人才 | 第54-57页 |
1.优化专业结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第55页 |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55页 |
3.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的管理 | 第55-56页 |
4.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实行三元导师培养模式 | 第56页 |
5.健全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 | 第56-57页 |
(三)用人单位应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合作,科学合理的进行人才招聘 | 第57-58页 |
1.用人单位应与高校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合作机制 | 第57页 |
2.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兼顾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 | 第57-58页 |
3.用人单位需完善自身招聘制度和薪酬结构 | 第58页 |
(四)硕士研究生应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 第58-60页 |
1.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工作技能 | 第58页 |
2.调整就业期望,改变就业观念 | 第58-59页 |
3.及早参加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