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控辩主体地位的制度重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概述 | 第7-8页 |
第2章 控辩平等之理论基础 | 第8-16页 |
·控辩平等之哲学基础 | 第8-9页 |
·权力制衡理论 | 第8-9页 |
·程序主体性理论 | 第9页 |
·控辩平等之价值基础 | 第9-11页 |
·个人本位主义 | 第9-10页 |
·实体公正原则 | 第10页 |
·程序正义原则 | 第10-11页 |
·控辩平等之社会制度基础 | 第11-12页 |
·人权思想入宪 | 第11-12页 |
·人民主权制度 | 第12页 |
·控辩平等之诉讼制度基础 | 第12-16页 |
·现代诉讼模式 | 第12-13页 |
·无罪推定原则 | 第13-14页 |
·沉默权制度 | 第14页 |
·辩护制度 | 第14-15页 |
·公正审判制度 | 第15-16页 |
第3章 控辩平等之现代内涵 | 第16-22页 |
·平等武装 | 第16-18页 |
·平等武装之根据 | 第16-17页 |
·平等武装之内容 | 第17-18页 |
·平等保护 | 第18-19页 |
·平等保护之根据 | 第18页 |
·平等保护之内容 | 第18-19页 |
·平等对抗 | 第19-20页 |
·平等对抗之根据 | 第19页 |
·平等对抗之内容 | 第19-20页 |
·平等合作 | 第20-22页 |
·平等合作①之根据 | 第20-21页 |
·平等合作之内容 | 第21-22页 |
第4章 控辩平等在中国之考察 | 第22-28页 |
·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缺失 | 第22-25页 |
·未确立本原意义之无罪推定原则 | 第22-23页 |
·控辩双方诉讼地位和权利不平等 | 第23页 |
·被追诉人基本诉讼权利缺失 | 第23-24页 |
·对强制措施缺乏监督与制约 | 第24-25页 |
·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缺乏保障 | 第25-26页 |
·未建立程序性违法责任制度 | 第26-28页 |
第5章 重构我国刑事诉讼主体地位制度 | 第28-37页 |
·健全制度保障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 | 第28-31页 |
·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宪法地位 | 第28页 |
·赋予被追诉人沉默权 | 第28-29页 |
·加强刑事诉讼的对抗性 | 第29-30页 |
·建立待审羁押的审查机制 | 第30页 |
·完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 | 第30-31页 |
·完善刑事辩护制度 | 第31-35页 |
·扩大侦查阶段律师权利 | 第31-32页 |
·完善辩护律师会见通信权 | 第32页 |
·保障辩护律师的阅卷权 | 第32-33页 |
·确立证据开示制度 | 第33页 |
·保障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 第33-34页 |
·赋予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 | 第34-35页 |
·建立程序违法追究制度 | 第35-3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