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研究目的 | 第14页 |
2.研究意义首先是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5-16页 |
1.文献综述法 | 第15页 |
2.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法 | 第15-16页 |
(五)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1.公共财政理论 | 第16-17页 |
2.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页 |
(六)主要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普通高等教育 | 第17页 |
2.财政性教育经费 | 第17页 |
3.非财政性教育经费 | 第17-18页 |
4.生均教育经费 | 第18-19页 |
一、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 第19-30页 |
(一)研究教育经费投入的指标选择 | 第19-20页 |
(二)河南省公共财政高等教育的投入现状 | 第20-30页 |
1.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 第20-22页 |
2.公共财政性教育经费与GDP的关系 | 第22-24页 |
3.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 | 第24-26页 |
4.高校教育预算经费占政府总收入比例 | 第26页 |
5.高校生均预算经费支出 | 第26-28页 |
6.高校教育预算经费比例 | 第28-30页 |
二、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一)政府对于教育方面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较低 | 第30-31页 |
(二)高校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较低 | 第31页 |
(三)财政性教育经费提升速度明显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 第31页 |
(四)高校生均教育资金提升缓慢 | 第31页 |
(五)高校教育资金投入占教育总投入比例偏低 | 第31-33页 |
三、影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因素分析 | 第33-41页 |
(一)中央及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 第33页 |
(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不足 | 第33-35页 |
1.人才流动性加快削弱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 第33-34页 |
2.由于高等教育产业产生效益的时间长,政府对此没有太大的热情 | 第34-35页 |
(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够平衡 | 第35-36页 |
(四)没有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 第36-37页 |
1.从高校的方面看待绩效评价制度 | 第36页 |
2.从政府的方面看待绩效评价制度 | 第36-37页 |
(五)没有形成多样化的教育经费筹备制度 | 第37-41页 |
1.单一的教育经费来源 | 第38-39页 |
2.太少的社会捐赠 | 第39页 |
3.太少的校办产业收入 | 第39-41页 |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 | 第41-49页 |
(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第41-43页 |
1.对财政结构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国民收入进行合理的调整 | 第41页 |
2.完善学校收费制度,让收费制度更加公开、透明 | 第41-42页 |
3.对于民办教育要放松管理和约束,使民办教育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 第42页 |
4.创办教育彩票,能够较好的筹集到教育资金 | 第42-43页 |
(二)从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角度调动投资热情 | 第43-45页 |
1.继续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第44-45页 |
2.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第45页 |
(三)强化经费投入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 | 第45-47页 |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第45-46页 |
2.改进预算管理体制 | 第46页 |
3.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制度 | 第46页 |
(1)完善高等教育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度建设 | 第46页 |
(2)建立高等教育投入的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第46-47页 |
(3)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 | 第47页 |
(四)其他配套制度 | 第47-49页 |
1.继续适度开征教育税 | 第47页 |
2.对教育性投资实行税收优惠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