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网络游记的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以襄阳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第12-14页
        1.2.1 研究目的与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4.1 旅游流国内外研究第16-18页
        1.4.2 旅游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应用研究第18-20页
        1.4.3 研究述评第20-22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6页
    2.1 旅游流相关概念第22-23页
        2.1.1 旅游流第22页
        2.1.2 旅游流类型第22页
        2.1.3 旅游流特征第22-23页
    2.2 社会网络理论第23-26页
        2.2.1 社会网络相关概念第23-24页
        2.2.2 社会网络分析法第24-26页
3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构建第26-32页
    3.1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内涵第26页
    3.2 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构建思路第26-27页
    3.3 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体系的选取第27-32页
        3.3.1 旅游节点结构评价指标第28-30页
        3.3.2 整体网络结构评价指标第30-32页
4 案例地概况第32-35页
    4.1 襄阳市概况第32页
    4.2 襄阳市旅游资源第32-34页
    4.3 研究区域的界定第34-35页
5 襄阳市旅游流网络体系的建构第35-52页
    5.1 数据的采集第35页
        5.1.1 采集内容第35页
        5.1.2 采集平台第35页
        5.1.3 采集标准第35页
    5.2 数据的处理第35-41页
        5.2.1 样本特征第36-39页
        5.2.2 建立二分矩阵第39-41页
    5.3 襄阳市旅游节点网络特征第41-48页
        5.3.1 亲近中心性第41-43页
        5.3.2 中介中心性第43-44页
        5.3.3 程度中心性第44-45页
        5.3.4 结构洞指标第45-48页
    5.4 襄阳旅游流整体网络特征第48-49页
    5.5 襄阳市旅游流凝聚子群分析第49-50页
    5.6 襄阳市旅游流网络体系综合评价第50-52页
6 影响襄阳市旅游流网络体系的因素及调整建议第52-57页
    6.1 影响襄阳市旅游流网络体系的因素分析第52-53页
    6.2 襄阳市旅游流网络的调整建议第53-57页
7 结论与讨论第57-60页
    7.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7.2 创新与不足第58-59页
        7.2.1 创新第58-59页
        7.2.2 不足第59页
    7.3 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照居民对滨海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
下一篇:神农架林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影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