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2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2. 国外相关文献 | 第17-19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21-28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1. 班级管理 | 第21-22页 |
2. 班级自主管理 | 第22-24页 |
(二)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特点 | 第24-25页 |
1.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具有年段性 | 第24页 |
2. 小学班级自主管理重视行为管理 | 第24-25页 |
3. 班主任领导和学生自主相结合 | 第25页 |
4. 班级自主管理的内容具有整体性 | 第25页 |
(三) 班级自主管理的价值探析 | 第25-28页 |
1. 实现了学生对班级自主管理的诉求 | 第25-26页 |
2. 强调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自我发展 | 第26页 |
3. 营造友好、团结、共同进步的班级氛围 | 第26-27页 |
4. 构建有思想、有灵魂的班级文化 | 第27-28页 |
二、H小学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现状研究 | 第28-35页 |
(一) H小学相关简介 | 第28-29页 |
(二) H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状况 | 第29-35页 |
1. 班级组织建设 | 第30-31页 |
2. 活动自主管理 | 第31-32页 |
3. 学习自主管理 | 第32-33页 |
4. 德育自主管理 | 第33-34页 |
5. 日常自主管理 | 第34-35页 |
三、H小学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3页 |
(一) H小学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1. 班级管理的组织建设不民主 | 第35-36页 |
2. 活动自主管理过于例行公事 | 第36-37页 |
3. 学习自主管理中学生合作关系异化 | 第37-38页 |
4. 班级德育管理中学生缺乏道德自觉性 | 第38-39页 |
5. 日常自主管理缺乏实效性 | 第39-40页 |
(二) H小学自主管理班级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1. 部分班主任“决策单一”,缺乏民主性 | 第40-41页 |
2. 班主任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创造 | 第41页 |
3. 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班级管理的培训和评价 | 第41-42页 |
4. 家校、任课教师在自主管理中相互脱离 | 第42-43页 |
四、改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建议 | 第43-53页 |
(一) 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创新艺术:提升自己 | 第43-44页 |
1.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 | 第43页 |
2. 班主任要具备善于学习的精神 | 第43-44页 |
3. 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创新性的实践 | 第44页 |
(二) 主体还原学生,人人参与组织结构的建设 | 第44-47页 |
1. 人人参与班级愿景的规划 | 第44-45页 |
2. 全班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 第45-46页 |
3. 民主建立组织机构,悉心培养班干部 | 第46-47页 |
(三) 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 第47-49页 |
1. 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定位,激发自主管理意识 | 第47页 |
2. 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提高班级自主管理能力 | 第47-49页 |
(四) 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建设自主的班级文化 | 第49-50页 |
1. 班级活动是形成班级文化的主要阵地 | 第49页 |
2. 兼顾班级的“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 | 第49-50页 |
(五) 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评价方案 | 第50-51页 |
1. 全员参与评价,人人督促管理 | 第50-51页 |
2.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评价的艺术 | 第51页 |
(六) 整合教育力量,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的发展 | 第51-53页 |
1. 给科任教师多一些交流与合作 | 第51页 |
2. 给家长多一些教育方法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