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网络新闻传播的三个不对称症候探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3.1 关于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第10-12页
        1.3.2 关于网络媒体发展的研究第12-13页
        1.3.3 关于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第13-15页
    1.4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特征第16-23页
    2.1 网络媒体的定义第16-17页
    2.2 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2.3 网络媒体的类型和特征第18-23页
        2.3.1 主流网络媒体第18-19页
        2.3.2 商业网络媒体第19-20页
        2.3.3 社交网络自媒体第20-23页
第3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不对称现象第23-32页
    3.1 主题性新闻影响力日盛而行业资质滞后第23-27页
        3.1.1 网络主题报道概述第23-24页
        3.1.2 网络主题性新闻的现实影响第24-25页
        3.1.3 主流网络媒体行业资质滞后第25-27页
    3.2 娱乐性报道传播力强劲却不具从业资格第27-30页
        3.2.1 网络娱乐新闻的涵义第27-28页
        3.2.2 网络娱乐新闻的主要传播平台第28-29页
        3.2.3 商业网络媒体不具从业资格第29-30页
    3.3 焦点性讯息首发者却是一批非专业人员第30-32页
第4章 不对称症候带来的问题第32-36页
    4.1 主流网络媒体发展受限第32-33页
    4.2 商业网络媒体运转违规第33-34页
    4.3 自媒体信息传播失实第34-36页
第5章 应对不对称症候的思路第36-41页
    5.1 完善行业管理制度第36-37页
    5.2 规范网络传播内容第37-38页
    5.3 优化网络传播秩序第38-41页
结语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地市级新闻频率的改革和发展策略研究--以南昌新闻频率为例
下一篇:从“辱母杀人案”看移动互联时代的舆论倒逼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