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南宁市邕江滨江公园景观调查与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外研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第15-17页
        1.3.3 滨河景观建设发展趋势第17-18页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8-19页
        1.4.1 研究对象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5.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22-32页
    2.1 城市公园概述第22-24页
        2.1.1 城市公园概念第22页
        2.1.2 城市公园分类第22-23页
        2.1.3 城市公园的功能第23-24页
    2.2 滨江公园概述第24-27页
        2.2.1 滨江公园概念第24-25页
        2.2.2 滨江公园的发展第25页
        2.2.3 滨江公园的特征第25-27页
    2.3 景观评价第27页
    2.4 景观评价方法第27-32页
        2.4.1 层次分析法第27-29页
        2.4.2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29-32页
第三章 南宁滨江公园景观概述第32-44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32-35页
        3.1.1 各个公园区位分析及区域功能概况第33-34页
        3.1.2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第34-35页
        3.1.3 研究区域人文环境概况第35页
    3.2 南宁滨江公园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5-44页
        3.2.1 五象新区滨江公园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3.2.2 邕江滨水公园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3.2.3 江滨休闲公园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第四章 滨江公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4-54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4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第44-47页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5-46页
        4.2.2 建立滨江公园景观评价体系第46-47页
    4.3 滨江公园景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7-51页
        4.3.1 建立权重判断矩阵第47-48页
        4.3.2 权重计算第48-50页
        4.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第50-51页
    4.4 指标权重值结果分析第51-54页
        4.4.1 准则层指标权重值结果分析第51-52页
        4.4.2 指标层各指标权重值结果分析第52-54页
第五章 南宁市邕江滨江公园景观评价研究第54-59页
    5.1 滨江公园景观评价数据的获取第54页
        5.1.1 问卷设计第54页
        5.1.2 调查对象结构第54页
        5.1.3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54页
    5.2 调查数据整理与计算结果第54-59页
        5.2.1 问卷数据整理第54-55页
        5.2.2 数据计算过程与结果第55-59页
第六章 滨江公园景观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策略第59-71页
    6.1 公园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59-60页
    6.2 准则层评价结果分析第60-66页
        6.2.1 景观美感度评价结果分析第60-62页
        6.2.2 基础设施评价结果分析第62-63页
        6.2.3 社会人文评价结果分析第63-65页
        6.2.4 自然生态评价结果分析第65-66页
    6.3 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第66-68页
        6.3.1 景观建筑及小品美观性不强第66页
        6.3.2 铺装样式,照明设施需提升第66-67页
        6.3.3 景观文化特色、个性化景观挖掘不足第67页
        6.3.4 服务设施配置不足,管理维护不到位第67页
        6.3.5 江岸景观有待提高第67-68页
    6.4 景观优化与建议第68-71页
        6.4.1 注重文化表达,展现城市文化内涵第68页
        6.4.2 重视人性化设计,合理配置景观设施与场地第68-69页
        6.4.3 加强安全建设与管理,勤于日常维护第69页
        6.4.4 提升公园景致,优化公园环境第69页
        6.4.5 注重公园景观的个性化,营造具有吸引力的滨江公园第69-71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71-73页
    7.1 结论第71-72页
    7.2 讨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图表目录第77-78页
附录第78-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力沉桩对黏性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下一篇: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天气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