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 第12-13页 |
1.2.2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4页 |
1.2.3 低碳政策模拟研究 | 第14-15页 |
1.2.4 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31页 |
2.1 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 | 第18-21页 |
2.1.1 低碳与低碳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2.1.2 低碳货运体系概述 | 第19-21页 |
2.2 交通运输与经济、能源、环境的联系 | 第21-31页 |
2.2.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理论 | 第21-23页 |
2.2.2 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的联系 | 第23-27页 |
2.2.3 交通运输系统与能源的联系 | 第27-29页 |
2.2.4 交通运输系统与环境的联系 | 第29-31页 |
第3章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第31-36页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31-34页 |
3.1.1 系统动力学的发源与发展 | 第31页 |
3.1.2 系统动力学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3.1.3 系统动力学方法步骤 | 第32-34页 |
3.2 低碳交通运输系统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34-36页 |
第4章 低碳交通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6-46页 |
4.1 低碳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第36-40页 |
4.1.1 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36-37页 |
4.1.2 因果关系分析 | 第37页 |
4.1.3 货运子系统 | 第37-38页 |
4.1.4 经济子系统 | 第38-39页 |
4.1.5 能源子系统 | 第39页 |
4.1.6 环境子系统 | 第39-40页 |
4.2 基于DANAMO语言的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 第40页 |
4.3 SD流量存量图 | 第40-45页 |
4.4 模型检验 | 第45-46页 |
第5章 模型的仿真模拟 | 第46-51页 |
5.1 模型的模拟 | 第46-50页 |
5.1.1 技术性减排模拟 | 第46-47页 |
5.1.2 结构性减排 | 第47-48页 |
5.1.3 政策性减排 | 第48-50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与不足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