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育儿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育儿机器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智能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各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智能育儿机器人的主要技术 | 第14-21页 |
2.1 嵌入式系统介绍分析 | 第14-15页 |
2.2 Android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分析 | 第15-20页 |
2.2.1 Android操作系统的架构 | 第15-16页 |
2.2.2 Android系统应用开发组件 | 第16-19页 |
2.2.3 Android系统应用界面控件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智能育儿机器人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1-28页 |
3.1 Linux虚拟机安装 | 第21-24页 |
3.1.1 Linux文件系统 | 第21-22页 |
3.1.2 Linux分区挂载 | 第22-23页 |
3.1.3 Ubuntu的安装和设置 | 第23页 |
3.1.4 Bootloader编译 | 第23-24页 |
3.1.5 Linux内核编译 | 第24页 |
3.2 相关编译环境的安装搭建 | 第24-27页 |
3.2.1 建立Android系统交叉编译环境 | 第24-25页 |
3.2.2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5页 |
3.2.3 Android内核编译与平台搭建 | 第25-26页 |
3.2.4 Android操作系统镜像 | 第26-27页 |
3.2.5 Eclipse环境搭建 | 第27页 |
3.3 软件开发流程介绍 | 第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智能育儿机器人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案 | 第28-33页 |
4.1 智能育儿机器人应用场景分析 | 第28页 |
4.2 智能育儿机器人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8-31页 |
4.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28-30页 |
4.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4.3 智能育儿机器人系统的模块设计方案 | 第31-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智能育儿机器人系统的总体设计架构 | 第33-58页 |
5.1 基本控件模块 | 第34-40页 |
5.1.1 喜马拉雅 | 第34-35页 |
5.1.2 思必驰语音处理 | 第35-38页 |
5.1.3 腾讯云通信 | 第38页 |
5.1.4 GifView、Gson控件 | 第38-40页 |
5.2 基础服务模块设计 | 第40-47页 |
5.2.1 Parser定时后台 | 第40-42页 |
5.2.2 Sensor设计 | 第42-43页 |
5.2.3 命令传输规则 | 第43-44页 |
5.2.4 语音处理模块设计 | 第44-45页 |
5.2.5 协调Apk | 第45-47页 |
5.3 应用程序模块设计 | 第47-56页 |
5.3.1 主界面idle | 第47-49页 |
5.3.2 儿歌故事 | 第49-50页 |
5.3.3 宝贝动画 | 第50-51页 |
5.3.4 拍照相册 | 第51-52页 |
5.3.5 视频留言 | 第52-53页 |
5.3.6 视频通话 | 第53-54页 |
5.3.7 早教应用 | 第54-56页 |
5.3.8 育儿知识 | 第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智能育儿机器人系统的调试与测试 | 第58-65页 |
6.1 功能测试 | 第58-64页 |
6.1.1 主页面测试 | 第58页 |
6.1.2 儿歌故事测试 | 第58-60页 |
6.1.3 宝贝动画测试 | 第60-61页 |
6.1.4 拍照相册测试 | 第61页 |
6.1.5 视频通话测试 | 第61-63页 |
6.1.6 育儿知识测试 | 第63页 |
6.1.7 语音功能测试 | 第63-64页 |
6.2 性能测试 | 第64页 |
6.2.1 断电效果测试 | 第64页 |
6.2.2 系统稳定性测试 | 第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总结 | 第65-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附录1 视频通话呼出流程 | 第70-71页 |
附录2 视频通话呼入流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