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引言 | 第14-17页 |
1.1.1 飞行品质概述 | 第14页 |
1.1.2 有人机飞行品质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1.1.3 无人机飞行品质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无人机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第19-26页 |
2.1 飞行动力学建模 | 第19-21页 |
2.1.1 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 第19页 |
2.1.2 线性化方法 | 第19-21页 |
2.2 发动机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2.3 大气紊流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2.3.1 大气紊流模型 | 第21-23页 |
2.3.2 大气紊流模型的时域仿真 | 第23-24页 |
2.4 飞行器对大气紊流的响应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有人机飞行品质回顾 | 第26-37页 |
3.1 飞机飞行品质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 第26页 |
3.2 MIL-F-8785C | 第26-30页 |
3.3 MIL-HDBK-1797 | 第30-36页 |
3.3.1 低阶等效系统 | 第30-32页 |
3.3.2 Neal-Smith准则 | 第32页 |
3.3.3 带宽准则 | 第32-35页 |
3.3.4 Gibson准则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RMS指标的无人机飞行品质研究 | 第37-50页 |
4.1 特征结构配置方法 | 第37-40页 |
4.1.1 预先考虑 | 第37-38页 |
4.1.2 可达到的特征向量空间 | 第38-40页 |
4.1.3 反馈矩阵的计算 | 第40页 |
4.2 空中自主加油控制律设计 | 第40-42页 |
4.3 空中加油抗风性能分析 | 第42-49页 |
4.3.1 频域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4.3.2 短周期抗风性能评估 | 第43-45页 |
4.3.3 长周期抗风性能评估 | 第45-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鲁棒控制研究 | 第50-63页 |
5.1 模型不确定性 | 第50-52页 |
5.1.1 参数不确定性 | 第50-51页 |
5.1.2 非结构不确定性 | 第51-52页 |
5.2 H¥控制的标准问题 | 第52-53页 |
5.3 混合灵敏度H¥控制 | 第53-55页 |
5.4 m 分析与 m 综合 | 第55-58页 |
5.4.1 带不确定性的一般控制构成 | 第55页 |
5.4.2 结构化奇异值和鲁棒性能 | 第55-57页 |
5.4.3 m 综合与DK迭代 | 第57-58页 |
5.5 使用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纵向飞行控制律 | 第58-62页 |
5.5.1 H¥混合灵敏度设计 | 第58-60页 |
5.5.2 扰动抑制设计 | 第60-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基于H¥指标的无人机飞行品质研究 | 第63-73页 |
6.1 空中加油抗风/跟踪性能分析 | 第63-68页 |
6.1.1 频域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6.1.2 高度保持控制 | 第64-65页 |
6.1.3 短周期抗风性能评估 | 第65-66页 |
6.1.4 长周期抗风性能评估 | 第66-67页 |
6.1.5 纵向跟踪性能评估 | 第67-68页 |
6.2 基于 m 综合方法的空中自主加油控制律设计 | 第68-7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