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现状研究--以南京市四城区教师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动态第8页
        1.1.2 TPACK研究现状第8-9页
    1.2 研究的问题、目标及假设第9-10页
        1.2.1 研究问题第10页
        1.2.2 研究目标第10页
        1.2.3 研究假设第10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第11-12页
    1.5 核心概念界定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1页
    2.1 TPACK概念研究第13-17页
        2.1.1 TPACK的源起第13页
        2.1.2 TPACK的内涵第13-14页
        2.1.3 TPACK构成要素第14-17页
    2.2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TPACK研究第17-20页
        2.2.1 TPACK的测量第17-18页
        2.2.2 TPACK的发展第18-19页
        2.2.3 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测量及发展第19-20页
    2.3 TPACK研究展望第20-21页
        2.3.1 完善TPACK评价维度和测量方法第20页
        2.3.2 进一步研究教师实践中的TPACK第20页
        2.3.3 各学科专家参与开发TPACK培训项目第20-21页
3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1-24页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第21-22页
        3.1.1 问卷的设计与修订第21页
        3.1.2 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第21-22页
        3.1.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22页
    3.2 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第22-24页
        3.2.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3-24页
        3.2.2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24页
4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24-44页
    4.1 调查问卷研究结果与讨论第24-39页
        4.1.1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量表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第24-27页
        4.1.2 基本信息统计第27-29页
        4.1.3 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构成及相互关系第29-36页
        4.1.4 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构成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第36-39页
    4.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4.2.1 整合技术教授信息技术的统领观念第40-41页
        4.2.2 整合技术的课程知识第41-42页
        4.2.3 整合技术的学生知识第42-43页
        4.2.4 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第43页
        4.2.5 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第43-44页
5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44-49页
    5.1 研究结论第44-46页
        5.1.1 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整体水平第44页
        5.1.2 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差异性第44-45页
        5.1.3 专家型与非专家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差异性第45-46页
    5.2 研究启示第46-47页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对后续研究的建议第47-49页
        5.3.1 研究的局限性第47-48页
        5.3.2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第48-49页
附录第49-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发表情况第76-77页
后记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性假设的初中班主任管理行为研究
下一篇:网络时代师生关系的社会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