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乳腺肿瘤和阴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犬肿瘤的研究概况 | 第11-19页 |
1.1 犬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1-12页 |
1.1.1 肿瘤的常发部位 | 第11页 |
1.1.2 常见肿瘤的年龄分布 | 第11页 |
1.1.3 常见肿瘤的品种差异 | 第11页 |
1.1.4 性别的差异 | 第11-12页 |
1.2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因素 | 第12-13页 |
1.2.1 遗传因素 | 第12页 |
1.2.2 饮食因素 | 第12页 |
1.2.3 激素因素 | 第12页 |
1.2.4 物理因素 | 第12页 |
1.2.5 化学因素 | 第12页 |
1.2.5.1 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 第12页 |
1.2.5.2 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 第12页 |
1.2.6 生物因素 | 第12页 |
1.2.7 其他因素 | 第12-13页 |
1.3 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 第13-14页 |
1.3.1 肿瘤的数目和大小 | 第13页 |
1.3.2 肿瘤的形状 | 第13页 |
1.3.3 肿瘤的颜色和质地 | 第13页 |
1.3.4 肿瘤的硬度 | 第13页 |
1.3.5 肿瘤的包膜 | 第13-14页 |
1.4 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 | 第14页 |
1.4.1 肿瘤的生长方式 | 第14页 |
1.4.2 肿瘤的扩散 | 第14页 |
1.4.2.1 直接蔓延 | 第14页 |
1.4.2.2 转移 | 第14页 |
1.5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 第14页 |
1.6 临床诊断 | 第14-15页 |
1.6.1 X 线检查 | 第14-15页 |
1.6.2 B 超检查 | 第15页 |
1.6.3 CT 检查 | 第15页 |
1.6.4 MRI 检查 | 第15页 |
1.6.5 细胞学检查 | 第15页 |
1.6.6 分子诊断方法 | 第15页 |
1.7 治疗 | 第15-18页 |
1.7.1 手术疗法 | 第15-16页 |
1.7.2 化学疗法 | 第16-18页 |
1.7.2.1 化疗分类 | 第16页 |
1.7.2.2 犬常用的化疗药物 | 第16-17页 |
1.7.2.3 化辽毒性作用 | 第17-18页 |
1.7.3 放射疗法 | 第18页 |
1.7.4 其它疗法 | 第18页 |
1.8 展望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第19-45页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1.1 诊断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1.2 手术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2 乳腺肿瘤的诊断及结果 | 第19-23页 |
2.2.1 临床检查 | 第19-20页 |
2.2.1.1 问诊 | 第19-20页 |
2.2.1.2 视诊 | 第20页 |
2.2.1.3 听诊 | 第20页 |
2.2.1.4 触诊 | 第20页 |
2.2.2 普通 X-ray 检查 | 第20页 |
2.2.3 B 型超声检查 | 第20-21页 |
2.2.4 实验室检查 | 第21-22页 |
2.2.4.1 血液检查 | 第21页 |
2.2.4.2 细胞学检测 | 第21-22页 |
2.2.4.3 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 第22页 |
2.2.5 诊断结果 | 第22-23页 |
2.3 治疗 | 第23-25页 |
2.3.1 手术治疗 | 第23-24页 |
2.3.1.1 术前准备 | 第23页 |
2.3.1.2 手术 | 第23-24页 |
2.3.1.3 术后护理 | 第24页 |
2.3.2 激光照射疗法 | 第24页 |
2.3.3 中兽医疗法 | 第24页 |
2.3.4 化学疗法 | 第24页 |
2.3.5 治疗结果 | 第24-25页 |
2.4 典型病例 | 第25-43页 |
2.4.1 良性肿瘤病例一 | 第25-30页 |
2.4.1.1 诊断及其结果 | 第25-28页 |
2.4.1.2 治疗及其结果 | 第28-30页 |
2.4.2 良性肿瘤病例二 | 第30-36页 |
2.4.2.1 诊断及结果 | 第30-34页 |
2.4.2.2 治疗及结果 | 第34-36页 |
2.4.3 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治 | 第36-43页 |
2.4.3.1 恶性乳腺肿瘤化疗 | 第37-39页 |
2.4.3.2 第三对恶性乳腺肿瘤的切除 | 第39-40页 |
2.4.3.3 第四对乳区乳腺肿瘤的切除 | 第40-43页 |
2.5 讨论 | 第43-44页 |
2.6 总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阴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第45-65页 |
3.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页 |
3.1.1 诊断仪器设备 | 第45页 |
3.1.2 手术仪器设备 | 第45页 |
3.2 阴道肿瘤的诊断及结果 | 第45-49页 |
3.2.1 临床检查 | 第45-46页 |
3.2.1.1 问诊 | 第45页 |
3.2.1.2 视诊 | 第45页 |
3.2.1.3 听诊 | 第45页 |
3.2.1.4 触诊 | 第45-46页 |
3.2.2 实验室检查 | 第46-47页 |
3.2.2.1 血液检查 | 第46页 |
3.2.2.2 细胞学检测技术 | 第46-47页 |
3.2.3 X 线检查 | 第47页 |
3.2.3.1 普通 X-ray 检查 | 第47页 |
3.2.3.2 逆行性阴道 X 检查 | 第47页 |
3.2.4 B 型超声检查 | 第47-48页 |
3.2.5 诊断结果 | 第48-49页 |
3.3 治疗及其结果 | 第49-51页 |
3.3.1 手术治疗 | 第49-50页 |
3.3.1.1 外阴部及阴道前庭肿瘤的切除 | 第49-50页 |
3.3.1.2 深部阴道肿瘤的切除 | 第50页 |
3.3.1.3 阴道肿瘤伴发阴道脱出 | 第50页 |
3.3.2 激光照射疗法 | 第50页 |
3.3.3 激素疗法 | 第50页 |
3.3.4 化学疗法 | 第50-51页 |
3.3.5 治疗结果 | 第51页 |
3.4 典型病例 | 第51-63页 |
3.4.1 保守化瘤 | 第51-53页 |
3.4.1.1 诊断及结果 | 第51-52页 |
3.4.1.2 化学治疗及结果 | 第52-53页 |
3.4.2 阴道深部肿瘤取瘤术 | 第53-56页 |
3.4.2.1 诊断及结果 | 第54页 |
3.4.2.2 治疗及结果 | 第54-56页 |
3.4.3 阴道前庭及阴道口肿瘤手术切开术 | 第56-62页 |
3.4.3.1 诊断及结果 | 第56-60页 |
3.4.3.2 诊断及结果 | 第60-62页 |
3.4.4 阴道肿瘤伴发阴道脱出 | 第62-63页 |
3.4.4.1 诊断及结果 | 第62页 |
3.4.4.2 治疗及结果 | 第62-63页 |
3.5 讨论 | 第63页 |
3.6 总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