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动物分子育种 | 第12-14页 |
1.1.1 遗传标记与动物分子育种 | 第13页 |
1.1.2 分子遗传标记的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1.1.3 SNP遗传标记的优势 | 第14页 |
1.2 表观遗传与动物分子育种 | 第14-17页 |
1.2.1 表观遗传学概述 | 第14-15页 |
1.2.2 表观遗传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及应用 | 第15-16页 |
1.2.3 DNA甲基化概述 | 第16-17页 |
1.3 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PITX1基因 | 第18页 |
1.3.2 PITX2基因 | 第18-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奶山羊PITX1和PITX2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 第20-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2.2.1 奶山羊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第24页 |
2.2.2 PITX1和PITX2基因的DNA池测序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2.2.3 PITX1和PITX2基因各SNP位点的酶切结果鉴定 | 第26-27页 |
2.2.4 各SNP位点的群体遗传学分析以及与奶山羊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27-31页 |
2.3 讨论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奶山羊PITX1和PITX2基因的SNP对mRNA表达的影响 | 第34-4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3.2.1 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37页 |
3.2.2 实时荧光定量PCR中引物的熔解曲线 | 第37页 |
3.2.3 筛选奶山羊各组织最稳定表达持家基因 | 第37-38页 |
3.2.4 PITX1和PITX2基因在成年西农萨能奶山羊不同组织的表达量 | 第38-39页 |
3.2.5 PITX2基因各SNP位点基因型对mRNA表达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讨论 | 第40-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奶山羊PITX2基因甲基化修饰及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 | 第43-5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4.2.1 PCR扩增、纯化、连接转化与菌液PCR鉴定 | 第46页 |
4.2.2 测序结果分析及序列比对 | 第46-47页 |
4.2.3 奶山羊PITX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模式 | 第47页 |
4.2.4 奶山羊各组织PITX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DNA甲基化的关系 | 第47-48页 |
4.3 讨论 | 第48-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奶山羊PITX1和PITX2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对泌乳性能的影响 | 第50-6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5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50-55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55-65页 |
5.2.1 PCR扩增结果 | 第55-56页 |
5.2.2 菌液PCR结果 | 第56页 |
5.2.3 测序结果及甲基化模式分析 | 第56-58页 |
5.2.4 甲基化模式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联分析 | 第58-64页 |
5.2.5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结果 | 第64-65页 |
5.3 讨论 | 第65-67页 |
5.4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及创新点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8页 |
创新点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个人简介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