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军事制度论文--干部制度、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4页
    一、研究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一) 研究课题来源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 研究的目的第10页
    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0-14页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页
        (二) 研究的方法第11-12页
        (三) 研究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4-23页
    一、文献综述第14-18页
        (一) 国外主要研究情况第14-15页
        (二) 国内主要研究情况第15-18页
    二、理论依据第18-23页
        (一) 服务型政府第18-20页
        (二) 人力资本第20-23页
第三章 国内外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及运行状况第23-38页
    一、国内退役士兵服务管理工作的历史演进第23-25页
        (一) 计划经济时代初步建立发展第23-24页
        (二) 国内发展曲折影响停滞不前第24页
        (三) 改革开放时期恢复规范建设第24-25页
        (四) 市场经济时代改革创新发展第25页
    二、我国现行的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第25-28页
        (一) 机构设置第25-26页
        (二) 政策支持第26页
        (三) 安置方式第26-27页
        (四) 教育培训第27-28页
    三、国外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评析第28-31页
        (一) 美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情况第28-29页
        (二) 俄罗斯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情况第29-30页
        (三) 英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机构及运行情况第30-31页
    四、中外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的比较和启示第31-38页
        (一) 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机制和机构分析比较第32-33页
        (二) 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法制保障分析比较第33-35页
        (三) 退役士兵服务管理非政府组织参与情况分析比较第35-38页
第四章 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以河南省“沈丘模式”为例第38-45页
    一、河南省沈丘县退役士兵服务管理工作现状第38-41页
        (一) 机构设置情况第38页
        (二) 政策支持情况第38-39页
        (三) 服务管理情况第39-41页
    二、河南省沈丘县退役士兵管理模式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第41-45页
        (一) 取得的主要经验第41-42页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2-45页
第五章 当前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45-51页
    一、当前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5-48页
        (一) 接收渠道变窄,安置就业难第45页
        (二) 政策规定调整滞后,标准不统一第45-47页
        (三) 服务机制有待完善,质量难保证第47-48页
        (四) 教育培训各自为政,对口培训难第48页
    二、当前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48-51页
        (一) 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第48-49页
        (二) 政府垄断服务供给造成的恶性循环第49页
        (三) 思想认识有偏差不一致第49-50页
        (四)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第50-51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第51-61页
    一、建立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的基本条件第51-54页
        (一) 社会制度的坚强保障第51-52页
        (二) 经济建设的强力保障第52页
        (三) 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第52-53页
        (四) 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第53页
        (五) 充足的人才资本支撑第53-54页
    二、完善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第54-57页
        (一) 建立以政府机构为主的服务体系第54-55页
        (二) 推进退役士兵权益保障法制建设第55-56页
        (三) 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提供服务第56-57页
    三、完善我国退役士兵服务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第57-61页
        (一) 着眼于服务型政府改革,加快政府角色调整第57-58页
        (二) 着眼于信息化社会发展,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第58-59页
        (三) 着眼于知识型经济调整,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管理研究--以内蒙古“5·11”事件为例
下一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研究--以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