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6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 第11-12页 |
1.2.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1.4.1 终身教育 | 第12-13页 |
1.4.2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第13-14页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5.1 对终身教育的研究 | 第14-17页 |
1.5.2 对新课程改革的反思性研究 | 第17-21页 |
1.5.3 对终身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 第21-24页 |
1.6 文章思路 | 第24-26页 |
1.6.1 文章基本结构 | 第24页 |
1.6.2 文章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终身教育理论的发展及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26-35页 |
2.1 终身教育理论的发展 | 第26-30页 |
2.1.1 朴素的终身教育思想 | 第26页 |
2.1.2 发展中的终身教育思想 | 第26-27页 |
2.1.3 终身教育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 第27-29页 |
2.1.4 终身教育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概述 | 第29-30页 |
2.2 终身教育主要内容与特点概述 | 第30-35页 |
2.2.1 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2.2.2 终身教育特点概述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对终身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相互关系的审视 | 第35-44页 |
3.1 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新课程改革的几个转变 | 第35-39页 |
3.1.1 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 第35-36页 |
3.1.2 由“知识中心”转向“人的全面发展” | 第36-37页 |
3.1.3 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 | 第37-38页 |
3.1.4 由“文本课程”转向“体验课程” | 第38-39页 |
3.2 新课程改革对终身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39-44页 |
3.2.1 新课程改革是涉及终身教育的一项承前启后的教育政策 | 第39-41页 |
3.2.2 新课程改革推动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第41-42页 |
3.2.3 新课程改革以实践探索终身教育理念为己任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终身教育视角看新课程改革现状 | 第44-55页 |
4.1 以终身教育为视角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 | 第44-50页 |
4.1.1 新课程改革坚持教育公平和民主的价值取向 | 第44-45页 |
4.1.2 新课程改革以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为目标 | 第45-47页 |
4.1.3 新课程改革学习观体现对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的重视 | 第47-48页 |
4.1.4 新课程改革强调新课程的生活性和体验性 | 第48-50页 |
4.2 以终身教育为视角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分析 | 第50-55页 |
4.2.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公平难实现 | 第50-51页 |
4.2.2 教学行为两极分化,偏离培养目标 | 第51-52页 |
4.2.3 新课程教学形式化,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养成 | 第52-53页 |
4.2.4 课程内容与生活联系性有待加强,传统课程形态依然占主导地位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 第55-63页 |
5.1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公平 | 第55-57页 |
5.2 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 第57-59页 |
5.3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 第59-60页 |
5.4 优化课程设计,平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第60-63页 |
研究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