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页 |
1.2 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混合动力汽车动态切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1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态切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动态切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 第18-34页 |
2.1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物理结构特征分析 | 第18-28页 |
2.1.1 驾驶员模型 | 第19-20页 |
2.1.2 转矩耦合装置模型 | 第20-22页 |
2.1.3 发动机模型 | 第22-24页 |
2.1.4 二次元件模型 | 第24-25页 |
2.1.5 液压蓄能器模型 | 第25-27页 |
2.1.6 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7-28页 |
2.2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2.2.1 整车控制系统特征分析 | 第28-30页 |
2.2.2 动态切换控制子系统研究 | 第30页 |
2.3 工作模式切换品质评价指标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动态协调算法研究 | 第34-44页 |
3.1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运行模式研究 | 第34-35页 |
3.1.1 车辆起步 | 第34页 |
3.1.2 发动机单独驱动 | 第34页 |
3.1.3 发动机驱动并充压 | 第34页 |
3.1.4 液压泵/马达B单独驱动 | 第34-35页 |
3.1.5 联合驱动 | 第35页 |
3.1.6 能量回馈制动 | 第35页 |
3.2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稳态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第35-38页 |
3.3 基于稳态的切换控制策略 | 第38-42页 |
3.3.1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总需求功率的确定 | 第39-40页 |
3.3.2 基于规则的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流控制策略 | 第40-42页 |
3.4 控制算法开发流程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混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52页 |
4.1 动力源的动态性能比较 | 第44页 |
4.2 动态切换工况分析 | 第44-45页 |
4.2.1 驱动模式之间切换(HHV-HV) | 第45页 |
4.2.2 制动模式之间切换 | 第45页 |
4.3 动态协调控制算法 | 第45-50页 |
4.3.1 发动机控制策略 | 第46-48页 |
4.3.2 二次元件的补偿控制策略 | 第48-50页 |
4.4 制动协调控制算法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动态协调控制算法的仿真与验证 | 第52-58页 |
5.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软件仿真平台 | 第52-54页 |
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