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分层教学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7页
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7-9页
    1.1 选题的依据第7-8页
        1.1.1 实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7页
        1.1.2 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发展需要第7页
        1.1.3 学生“终身体育”的需要第7页
        1.1.4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第7-8页
        1.1.5 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需要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页
    1.3 研究目的第8-9页
2 文献综述第9-19页
    2.1 分层教学的历史背景第9-10页
    2.2 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综述第10-12页
        2.2.1 国外分层教学的发展第10-12页
        2.2.2 国内分层教学的发展第12页
    2.3 分层教学的含义第12-13页
    2.4 分层教学相关理论综述第13-15页
        2.4.1 分层教学的原则第13页
        2.4.2 分层教学的模式第13-14页
        2.4.3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第14-15页
    2.5 体育课分层教学的优越性第15-16页
        2.5.1 教学针对性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第15页
        2.5.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体育骨干第15-16页
        2.5.3 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升第16页
    2.6 分层教学在体育中的研究综述第16-18页
    2.7 小结第18-19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9-20页
    3.1 研究对象第19页
    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19页
        3.2.2 专家访谈法第19页
        3.2.3 问卷调查法第19页
        3.2.4 教学实验法第19页
        3.2.5 数理统计法第19-20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0-31页
    4.1 实验过程第20-25页
        4.1.1 实验前测试第20-21页
        4.1.2 实验实施过程第21-25页
    4.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身体形态、素质比较分析第25-26页
        4.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身体形态、素质比较分析第25-26页
        4.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身体形态、素质比较分析第26页
    4.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两项篮球技术水平成绩分析第26-27页
        4.3.1 实验前后实验班篮球项目成绩对比分析第26页
        4.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各项篮球成绩对比分析第26-27页
    4.4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篮球测试各层次人数对比第27-29页
        4.4.1 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两项篮球测试各层次人数对比第27-28页
        4.4.2 对照班实验前与实验后两项篮球测试各层次人数对比第28页
        4.4.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运球绕杆各层次人数对比第28-29页
        4.4.4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半场运球投篮各层次人数对比第29页
    4.5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课堂学习兴趣、课余锻炼情况对比第29-31页
        4.5.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实验后课堂学习兴趣态度对比第29-30页
        4.5.2 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实验后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对比第30-31页
5 分层教学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第31-33页
    5.1 分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第31页
    5.2 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第31页
    5.3 分层教学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31页
    5.4 分层教学有助于缩小“两级分化”第31-32页
    5.5 分层教学有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体育特长生第32页
    5.6 分层教学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第32页
    5.7 分层教学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第32-33页
6 结论第33-34页
7 建议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附件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书法》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以鄞州中学为例
下一篇:鲁迅作品的单元编排问题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