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救灾论文

汶川抗震救灾的历史进步性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导言第10-14页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二) 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13页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13-14页
一、汶川大震震惊撼动了中国和世界第14-25页
 (一)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灾害第14-16页
 (二) 汶川大震集结了中国及世界的救援力量第16-21页
 (三) 汶川救灾主动接受国际援助,展现大国开放姿态第21-25页
二、汶川抗震救灾信息公开,推动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第25-30页
 (一) 媒体播报信息快速准确客观真实,激发了全社会的关爱力量第25-26页
 (二) 重大决策及时公开发布,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第26-27页
 (三) 对民情民意及时回应与互动,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第27-30页
三、汶川救灾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第30-36页
 (一) 快速反应,抢救人民生命第30-31页
 (二) 充分尊重逝者尊严第31-32页
 (三) 重视心理救助,重建精神家园第32-34页
 (四) 灾后重建凸显人文关怀第34-36页
四、抗震救灾民力突起,彰显了公民社会的重要作用第36-42页
 (一) 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的人员构成第36-38页
 (二) 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的服务方式第38-40页
 (三) 志愿者广泛参与促进公民社会发育第40-42页
五、汶川抗震救灾的历史进步性,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改革第42-50页
 (一) 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为抗震救灾和重建奠定了物质基础第42-46页
 (二)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为救灾和重建积累了动员能力第46-50页
结束语第50-52页
注释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化离休干部服务管理问题研究--以东营市为例
下一篇: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以平原县政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