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券商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产生发展过程 | 第13-31页 |
2.1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业务细则及其运作 | 第13-16页 |
2.1.1 中小企业私募债定义 | 第13页 |
2.1.2 券商中小企业私募债承销的一般运作 | 第13-14页 |
2.1.3 券商中小企业私募债运作的重点与难点——信用增级 | 第14-16页 |
2.2 券商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26页 |
2.2.1 券商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的产生 | 第16-18页 |
2.2.2 券商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展 | 第18页 |
2.2.3 中小企业私募债特征分析 | 第18-25页 |
2.2.4 投入产出比低、券商参与热情不高 | 第25-26页 |
2.3 券商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展趋势分析 | 第26-31页 |
2.3.1 给券商的通道业务和资产驱动业务带来新机遇 | 第26-27页 |
2.3.2 给券商的风控带来新挑战 | 第27页 |
2.3.3 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中出现的新特点 | 第27-29页 |
2.3.4 私募债违约风险逐渐显现 | 第29-31页 |
第三章 G证券公司私募债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42页 |
3.1 G证券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发展状况 | 第31-35页 |
3.1.1 G公司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的意义 | 第31-34页 |
3.1.2 G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3.1.3 G公司区内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的成效 | 第35页 |
3.2 G证券公司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42页 |
3.2.1 区内中小企业资质问题导致发债难 | 第35-36页 |
3.2.2 不能满足担保、征信要求 | 第36-38页 |
3.2.3 较高的发行成本 | 第38-39页 |
3.2.4 中小企业私募债销售难题 | 第39-40页 |
3.2.5 抵押标的物评估与监管能力不足 | 第40-41页 |
3.2.6 区域政府缺乏扶植性政策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国外券商发展私募债业务实践考察 | 第42-46页 |
4.1 美国经验 | 第42-44页 |
4.1.1 交易机制 | 第42页 |
4.1.2 定价机制 | 第42-43页 |
4.1.3 投资者保护机制 | 第43-44页 |
4.2 欧洲经验 | 第44-46页 |
4.2.1 投资者保护机制 | 第44页 |
4.2.2 信息披露机制 | 第44-45页 |
4.2.3 信用评级机制 | 第45-46页 |
第五章 G证券公司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 第46-53页 |
5.1 G证券公司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开发设计私募债产品 | 第46-48页 |
5.1.1 尽量选取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 第46页 |
5.1.2 寻求企业最佳的资本构成 | 第46-47页 |
5.1.3 创新理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第47-48页 |
5.2 积极培育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投资群体 | 第48-49页 |
5.2.1 抓住机遇增强银证合作 | 第48页 |
5.2.2 推动基金公司投资私募债 | 第48-49页 |
5.2.3 适当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私募债投资 | 第49页 |
5.3 抓住政策机遇谋求业务发展 | 第49-50页 |
5.4 加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5.5 完善私募债券市场制度及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 第51-53页 |
5.5.1 市场化原则加制度引导规范其发展 | 第51-52页 |
5.5.2 综合构建防化风险的机制 | 第52页 |
5.5.3 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