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能源、环境与汽车产业 | 第9-10页 |
1.2 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 | 第10-13页 |
1.2.1 柴油发动机的特点 | 第10页 |
1.2.2 柴油发动机的排放 | 第10-12页 |
1.2.3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1.3 代用燃料二甲醚在柴油机上的运用——二甲醚发动机 | 第13-17页 |
1.3.1 二甲醚简介 | 第13-14页 |
1.3.2 二甲醚运用于柴油机上的优势与不足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直列隔膜式燃料泵性能分析 | 第18-32页 |
2.1 概述 | 第18-20页 |
2.1.1 直列隔膜式燃料泵介绍 | 第18页 |
2.1.2 隔膜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1.3 隔膜泵的性能要求与 AMESim 仿真技术 | 第19-20页 |
2.2 隔膜泵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0-27页 |
2.2.1 凸轮模型 | 第20-23页 |
2.2.2 隔膜模型 | 第23-25页 |
2.2.3 隔膜泵的仿真模型 | 第25-26页 |
2.2.4 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2.3 隔膜泵性能仿真 | 第27-28页 |
2.4 隔膜泵主要结构参数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28-31页 |
2.4.1 柱塞直径 | 第28-29页 |
2.4.2 柱塞升程 | 第29-30页 |
2.4.3 柱塞偶件配合间隙 | 第30页 |
2.4.4 柱塞偶件接触长度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二甲醚低压共轨系统性能研究 | 第32-56页 |
3.1 概述 | 第32页 |
3.2 共轨技术 | 第32-36页 |
3.2.1 共轨技术发展简介 | 第32-33页 |
3.2.2 共轨技术的优点 | 第33页 |
3.2.3 几种典型的共轨系统 | 第33-36页 |
3.3 二甲醚发动机低压共轨系统 | 第36-40页 |
3.3.1 概述 | 第36-37页 |
3.3.2 直列隔膜式燃料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7页 |
3.3.3 独立润滑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3.3.4 低压共轨系统的轨压控制方式及共轨管结构 | 第38-40页 |
3.4 低压共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5页 |
3.4.1 直列隔膜式燃料泵的仿真模型 | 第40页 |
3.4.2 独立润滑喷油器的仿真模型 | 第40-41页 |
3.4.3 共轨管的仿真模型 | 第41-43页 |
3.4.4 低压共轨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43页 |
3.4.5 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第43-45页 |
3.5 低压共轨系统共轨压力波动分析 | 第45-53页 |
3.5.1 概述 | 第45页 |
3.5.2 压力波动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5-48页 |
3.5.3 影响轨压波动的因素分析 | 第48-53页 |
3.6 低压共轨系统各部件的匹配要求 | 第53-5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低压共轨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初步设计 | 第56-59页 |
4.1 试验原理及检测项目 | 第56-57页 |
4.2 试验设备与试验台搭建 | 第57-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60页 |
5.3 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附录2 MATLAB 的 M 文件源代码 | 第66-68页 |
详细摘要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