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大学生参与理性与校方作为的关系模型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0-19页
    2.1 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第10-13页
        2.1.1 国外的群体性事件研究第10-11页
        2.1.2 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第11-13页
    2.2 氛围感染、大学生参与理性、校方作为的文献综述第13-19页
        2.2.1 氛围感染的研究第13-16页
        2.2.2 理性行为的研究综述第16-17页
        2.2.3 群体性事件中,校方作为的研究综述第17-19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19-22页
    3.1 研究假设第19页
    3.2 研究对象第19-20页
    3.3 研究工具第20-21页
        3.3.1 分问卷一: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问卷第21页
        3.3.2 分问卷二: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问卷第21页
    3.4 数据处理第21-22页
第4章 问卷的编制、修订与施测第22-30页
    4.1 分问卷一: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问卷的编制第22-26页
        4.1.1 问卷的维度建构与项目编制第22页
        4.1.2 问卷的预测与项目分析第22-23页
        4.1.3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23-25页
        4.1.4 分问卷一的信度分析第25页
        4.1.5 分问卷一的效度分析第25-26页
    4.2 分问卷二: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6-30页
        4.2.1 问卷的维度建构与项目编制第26页
        4.2.2 问卷的预测与项目分析第26页
        4.2.3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26-28页
        4.2.4 分问卷二的信度分析第28页
        4.2.5 分问卷二的效度分析第28-30页
第5章 研究结果第30-48页
    5.1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的总体状况第30-31页
    5.2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研究第31-36页
        5.2.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氛围感染差异性分析第31页
        5.2.2 不同年级大学生受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的差异性分析第31-34页
        5.2.3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差异性分析第34页
        5.2.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差异分析第34-35页
        5.2.5 是否参加过群体性事件在氛围感染上的差异分析第35页
        5.2.6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在专业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5-36页
    5.3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状况分析第36-37页
    5.4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第37-42页
        5.4.1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7页
        5.4.2 不同年级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参与理性的差异性分析第37-40页
        5.4.3 是否独生子女变量在群体性事件参与理性的差异性分析第40页
        5.4.4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群体性事件参与理性差异分析第40-41页
        5.4.5 是否参加过群体性事件在参与理性上的差异分析第41-42页
        5.4.6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在专业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2页
    5.5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与大学生参与理性的相关性研究第42-43页
    5.6 氛围感染与大学生参与理性的回归分析第43-48页
        5.6.1 回归分析的适切性分析第44-46页
        5.6.2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各因子对大学生参与理性的回归分析第46页
        5.6.3 氛围感染各因子对大学生参与理性各因子回归分析第46-48页
第6章 讨论与分析第48-55页
    6.1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分析第48-50页
        6.1.1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总体水平分析第48-49页
        6.1.2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的人口学统计变量差异分析第49-50页
    6.2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分析第50-52页
        6.2.1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总体分析第50-51页
        6.2.2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的人口学统计变量差异分析第51-52页
    6.3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与大学生参与理性相关分析结果讨论第52-53页
    6.4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与大学生参与理性的回归分析讨论第53-54页
    6.5 氛围感染、大学生参与理性、校方作为的关系模型建构第54-55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55-59页
    7.1 研究结论第55-56页
        7.1.1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的研究结果第55页
        7.1.2 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参与理性的研究结果第55-56页
        7.1.3 群体性事件氛围感染与、参与理性与校方作为相关研究结论第56页
    7.2 研究启示第56-57页
    7.3 创新之处第57页
    7.4 研究不足第57页
    7.5 研究建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 问卷第63-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理契约与职业适应期员工离职倾向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袁宏道人生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