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一般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易腐货物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易腐货物多式联运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特点 | 第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0-2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论文基本思路 | 第21-23页 |
2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 第23-39页 |
2.1 运输货物分类与易腐货物 | 第23-26页 |
2.1.1 运输货物分类 | 第23-24页 |
2.1.2 冷链运输与易腐货物 | 第24-26页 |
2.1.3 易腐货物分类 | 第26页 |
2.2 冷链运输装备分类与冷藏集装箱 | 第26-30页 |
2.2.1 冷链运输装备分类 | 第26-29页 |
2.2.2 冷藏集装箱的定义与分类 | 第29页 |
2.2.3 冷藏集装箱适箱货物 | 第29-30页 |
2.3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 | 第30-31页 |
2.3.1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定义 | 第30页 |
2.3.2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定义 | 第30-31页 |
2.3.3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特点 | 第31页 |
2.4 国外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 第31-34页 |
2.4.1 冷链运输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2.4.2 冷链运输装备发展情况 | 第33页 |
2.4.3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开展情况 | 第33-34页 |
2.5 国内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 第34-37页 |
2.5.1 冷链运输基本情况 | 第34-35页 |
2.5.2 冷链运输装备发展情况 | 第35-36页 |
2.5.3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开展情况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运输特性及多式联运网络分析 | 第39-57页 |
3.1 易腐货物运输特性 | 第39-44页 |
3.1.1 易腐货物运输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3.1.2 易腐货物品质变化函数与储运的T.T.T理论 | 第40-43页 |
3.1.3 易腐货物多式联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 | 第43-44页 |
3.2 冷藏集装箱技术特性 | 第44-48页 |
3.2.1 机械式冷藏集装箱制冷原理 | 第44-45页 |
3.2.2 易腐货物运输冷藏集装箱冷消耗的构成 | 第45-47页 |
3.2.3 制冷成本的产生 | 第47-48页 |
3.3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及流程分析 | 第48-56页 |
3.3.1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结构 | 第48-50页 |
3.3.2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流程 | 第50-54页 |
3.3.3 多式联运中转节点作业流程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模型构建与求解策略设计 | 第57-71页 |
4.1 问题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4.2 问题描述与模型说明 | 第59-60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59页 |
4.2.2 模型假设 | 第59-60页 |
4.2.3 主要符号说明 | 第60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60-66页 |
4.3.1 目标函数设计 | 第60-64页 |
4.3.2 约束条件分析 | 第64-65页 |
4.3.3 模型的表达 | 第65-66页 |
4.4 基于线性化技术的模型精确求解策略 | 第66-69页 |
4.4.1 模型求解形式分析 | 第66页 |
4.4.2 对货物完好率计算式的线性化处理 | 第66-68页 |
4.4.3 对时间惩罚费用计算式的线性化处理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算例分析 | 第71-95页 |
5.1 算例设计与背景描述 | 第71-79页 |
5.1.1 算例设计思路 | 第71-72页 |
5.1.2 算例背景描述 | 第72-76页 |
5.1.3 指标参数取值 | 第76-79页 |
5.2 案例计算结果 | 第79-82页 |
5.2.1 数学规划软件LINGO简介 | 第79-80页 |
5.2.2 多商品流最优广义费用及其构成 | 第80-81页 |
5.2.3 最优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结果 | 第81-82页 |
5.3 多式联运与单一运输方式广义费用结果比较 | 第82-83页 |
5.4 灵敏度分析 | 第83-93页 |
5.4.1 铁路旅行速度变化对最优广义费用的影响 | 第83-89页 |
5.4.2 铁路运价变化对最优广义费用的影响 | 第89-92页 |
5.4.3 铁路旅行速度提升与运价降低对发展多式联运的效果比较 | 第92-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95-96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1-10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