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及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桥梁振动分析模型 | 第14-15页 |
1.2.2 车辆振动分析模型 | 第15页 |
1.2.3 路面不平顺 | 第15-16页 |
1.2.4 耦合振动方程的求解 | 第16-17页 |
1.3 风-车-桥系统振动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风车桥系统计算模型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桥梁模型及其振动微分方程 | 第20-22页 |
2.2.1 湘西矮寨大桥有限元模型 | 第20-21页 |
2.2.2 主缆初应变的确定 | 第21-22页 |
2.2.3 桥梁振动微分方程 | 第22页 |
2.3 车辆模型及其振动方程 | 第22-26页 |
2.3.1 车辆模型 | 第22-23页 |
2.3.2 车辆振动方程 | 第23-26页 |
2.4 风荷载模拟 | 第26-30页 |
2.4.1 风的基本特性 | 第26-27页 |
2.4.2 风荷载的数值模拟及程序设计 | 第27-29页 |
2.4.3 桥梁风荷载的计算 | 第29-30页 |
2.5 路面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 第30-32页 |
2.5.1 路面不平顺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2.5.2 路面不平顺的数值模拟 | 第31-32页 |
2.6 车桥耦合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2-34页 |
2.6.1 耦合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32-33页 |
2.6.2 耦合振动方程的求解 | 第33页 |
2.6.3 收敛准则 | 第33-34页 |
2.6.4 车桥耦合振动程序实现 | 第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36-55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计算参数设定 | 第36-37页 |
3.3 不同路面等级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37-40页 |
3.3.1 桥梁跨中节点动力响应 | 第37-39页 |
3.3.2 主缆、吊杆、腹杆的动力响应 | 第39-40页 |
3.4 不同车速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40-43页 |
3.4.1 桥梁跨中节点动力响应 | 第40-42页 |
3.4.2 主缆、吊杆、腹杆的动力响应 | 第42-43页 |
3.5 不同车重下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43-46页 |
3.5.1 桥梁跨中节点动力响应 | 第43-45页 |
3.5.2 主缆、吊杆、腹杆的动力响应 | 第45-46页 |
3.6 车辆初始振动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第46-51页 |
3.6.1 车辆上桥前初始状态的确定 | 第47-49页 |
3.6.2 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49-51页 |
3.7 车辆变速运动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 | 第51-5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风荷载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55-70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桥址处风荷载的模拟 | 第55-58页 |
4.3 风荷载单独作用下的桥梁振动响应 | 第58-62页 |
4.3.1 桥梁跨中节点动力响应分析 | 第59-60页 |
4.3.2 主缆、吊杆及腹杆动力响应分析 | 第60-62页 |
4.4 风荷载对车桥耦合系统的作用效应 | 第62-65页 |
4.5 风速变化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 第65-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结论 | 第70-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