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国际背景 | 第10页 |
1.1.2 国内背景 | 第10-11页 |
1.1.3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3 评述与总结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8-19页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论文的创新性 | 第19-20页 |
2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2.1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现状 | 第20-22页 |
2.1.1 GDP增长情况 | 第20-21页 |
2.1.2 产业构成情况 | 第21页 |
2.1.3 就业情况 | 第21-22页 |
2.1.4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第22页 |
2.1.5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 第22页 |
2.2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2.2.1 旅游资源现状 | 第22-23页 |
2.2.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3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度分析 | 第25-32页 |
3.1 集聚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7页 |
3.1.1 集聚度的测算指标 | 第25-26页 |
3.1.2 指标的选择及模型构建 | 第26-27页 |
3.2 集聚度的测算过程及结果 | 第27-32页 |
3.2.1 测算过程 | 第27-28页 |
3.2.2 测算结果 | 第28-32页 |
4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第32-43页 |
4.1 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4.1.1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4.1.2 非少数民族地区集聚与经济增长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4.1.3 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偏差” | 第34-35页 |
4.2 “偏差”原因分析 | 第35-43页 |
4.2.1 经济增长要素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4.2.2 旅游产业自身原因分析 | 第38-43页 |
5 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案例分析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43-56页 |
5.1 阿坝州经济增长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43-47页 |
5.1.1 经济增长现状 | 第43页 |
5.1.2 旅游产业现状 | 第43页 |
5.1.3 各县旅游产业集聚测量 | 第43-47页 |
5.2 阿坝州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偏差”分析 | 第47-50页 |
5.2.1 阿坝州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偏差”对比 | 第47-48页 |
5.2.2 阿坝州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偏差”对比 | 第48-50页 |
5.3 阿坝州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偏差”原因分析 | 第50-56页 |
5.3.1 阿坝州人力资本水平低 | 第50-51页 |
5.3.2 阿坝州科技水平低 | 第51页 |
5.3.3 阿坝州资本投入水平低 | 第51页 |
5.3.4 阿坝州旅游产业进出壁垒低 | 第51-53页 |
5.3.5 阿坝州产业融合程度低 | 第53-54页 |
5.3.6 阿坝州抗自然灾害能力低 | 第54-56页 |
6 政策建议 | 第56-60页 |
6.1 对政府的建议 | 第56-57页 |
6.1.1 提高教育水平,制定带有倾斜性的人力政策 | 第56页 |
6.1.2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投资,发展龙头企业 | 第56页 |
6.1.3 优化旅游产业集聚结构 | 第56-57页 |
6.1.4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 | 第57页 |
6.2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 第57-58页 |
6.2.1 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供优惠贷款政策 | 第57-58页 |
6.2.2 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供创新性金融产品 | 第58页 |
6.3 对行业协会及旅游企业的建议 | 第58-60页 |
6.3.1 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 第58-59页 |
6.3.2 促进产业融合,提高抗风险能力 | 第59-60页 |
7 总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