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3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美国宪法上的财产权观念 | 第16-20页 |
一、天赋人权说与个人绝对财产权观 | 第16-17页 |
二、法定权利说与财产权相对说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征收条款、正当程序条款与财产权的关系 | 第20-25页 |
一、征收条款 | 第20-22页 |
二、正当程序条款 | 第22-25页 |
(一)实体性正当程序 | 第22-23页 |
(二)程序性正当程序 | 第23页 |
(三)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正当程序条款与“新财产权”的出现 | 第25-35页 |
一、不受正当程序条款保护的“特权” | 第25-26页 |
二、“新财产权”理论的出现与争议 | 第26-28页 |
三、“存在重要利益”与“存有合理预期”标准——戈德伯格诉凯利案 | 第28-30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28页 |
(二)裁判逻辑 | 第28-29页 |
(三)学理评析 | 第29-30页 |
四、“基于独立渊源”标准——校务委员会诉罗斯案 | 第30-35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30-31页 |
(二)裁判逻辑 | 第31-32页 |
(三)学理评析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新财产权”与“甜与苦”理论 | 第35-41页 |
一、“甜与苦”理论的出现:阿内特诉肯尼迪案 | 第35-36页 |
二、“甜与苦”理论的确立:毕夏普诉伍德案 | 第36-39页 |
三、“甜与苦”理论的破灭:克利夫兰教育局诉劳德米尔案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新财产权”理论的晚近发展 | 第41-49页 |
一、石城镇诉冈萨雷斯案 | 第41-42页 |
二、财产权认定标准的进化 | 第42-44页 |
(一)多数意见书的分析 | 第42-43页 |
(二)协同意见书的分析 | 第43-44页 |
(三)反对意见书的分析 | 第44页 |
三、财产权新标准的三大问题 | 第44-47页 |
(一)州法与联邦宪法 | 第45-46页 |
(二)“经济价值”标准 | 第46页 |
(三)“直接受益”标准 | 第46-47页 |
四、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反思与借鉴 | 第49-57页 |
一、无限扩张的财产权? | 第49-51页 |
二、程序性正当程序的实体功能? | 第51-53页 |
三、“尊严理论”是否可能? | 第53-55页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