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变形监测及理论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1.2.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特点第11-14页
        1.2.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理论研究第14-16页
        1.2.3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防治措施第16-19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9-20页
        1.3.1 多年青藏公路路基的温度场及变形监测分析第19页
        1.3.2 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水热力三场耦合模型的建立第19页
        1.3.3 不同结构形式路基的变形特性数值模拟第19-20页
    1.4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监测及结果分析第22-36页
    2.1 现场监测装置布设第22-26页
        2.1.1 开心岭地段路基第22-23页
        2.1.2 楚玛尔河地段路基第23-25页
        2.1.3 变形及温度的监测方法第25-26页
    2.2 结果分析第26-35页
        2.2.1 开心岭地段第26-30页
        2.2.2 楚玛尔河地段第30-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多年冻土区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理论及计算模型第36-50页
    3.1 路基冻融的多场耦合原理及模型研究第36-40页
        3.1.1 基本假设第36页
        3.1.2 水热耦合理论第36-39页
        3.1.3 变形计算第39-40页
    3.2 热棒路基的水热耦合模型的建立第40-47页
        3.2.1 物理场方程第40-41页
        3.2.2 计算模型第41-44页
        3.2.3 初始和边界条件第44-46页
        3.2.4 计算参数第46-47页
    3.3 热棒路基变形场的模型及参数第47-49页
        3.3.1 融沉模型第47-48页
        3.3.2 边界条件及材料参数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多年冻土区不同结构路基水热力耦合计算及分析第50-110页
    4.1 普通路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0-58页
        4.1.1 温度场特征第50-54页
        4.1.2 水分场特征第54-58页
        4.1.3 变形特征第58页
    4.2 护道路基第58-69页
        4.2.1 温度场特征第58-65页
        4.2.2 水分场特征第65-68页
        4.2.3 变形特征第68-69页
    4.3 单棒竖置式路基第69-78页
        4.3.1 温度场特征第69-74页
        4.3.2 水分场特征第74-77页
        4.3.3 变形特征第77-78页
    4.4 单棒斜置式路基第78-88页
        4.4.1 温度场特征第78-84页
        4.4.2 水分场特征第84-87页
        4.4.3 变形特征第87-88页
    4.5 双棒竖置式路基第88-97页
        4.5.1 温度场特征第88-93页
        4.5.2 水分场特征第93-96页
        4.5.3 变形特征第96-97页
    4.6 双棒斜置式路基第97-105页
        4.6.1 温度场特征第97-101页
        4.6.2 水分场特征第101-104页
        4.6.3 变形特征第104-105页
    4.7 不同结构形式路基融沉变形对比分析第105-107页
    4.8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10-112页
    5.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第110页
    5.2 展望与不足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6-120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线形对安全优化的影响
下一篇:在役T型梁桥横向联系损伤的动静力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