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论文--美术片论文

动画国语配音的角色塑造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2.动画国语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第13-15页
    2.1 动画配音艺术第13页
    2.2 动画国语配音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2.3 动画国语配音的特点第14-15页
3.动画国语配音的角色塑造方式第15-27页
    3.1 动画配音的基本流程第15-17页
        3.1.1 先配音后动画模式第15-16页
        3.1.2 先动画后配音模式第16-17页
    3.2 动画配音中角色塑造的演员定位第17-24页
        3.2.1 配音演员的专业性对角色塑造的影响第17-20页
        3.2.2 明星配音塑造角色形象魅力第20-22页
        3.2.3 配音明星塑造角色性格特征第22-24页
    3.3 动画国语配音中角色塑造的语言风格第24-27页
        3.3.1 配音塑造角色语言幽默化第24-25页
        3.3.2 配音塑造角色语言生活化第25-27页
4.动画国语配音的角色塑造功能第27-34页
    4.1 动画国语配音的角色形象塑造功能第27-30页
        4.1.1 配音塑造形象的普遍性第27-28页
        4.1.2 配音塑造形象的个性化第28-30页
    4.2 动画国语配音的角色性格塑造功能第30-31页
        4.2.1 性格决定角色的整体特征第30页
        4.2.2 特定情境展现角色性格第30-31页
    4.3 动画国语配音的角色情感塑造功能第31-34页
        4.3.1 情感塑造角色性格第31-32页
        4.3.2 情感完善角色形象第32-34页
5.动画国语配音角色塑造的问题及对策第34-44页
    5.1 动画国语配音角色塑造的问题第34-40页
        5.1.1 程序化严重声音缺乏特点第34页
        5.1.2 角色定位不准第34-36页
        5.1.3 情感运用失误第36-38页
        5.1.4 专业配音人才稀缺第38-39页
        5.1.5 市场意识淡薄第39-40页
    5.2 动画国语配音角色塑造的发展对策第40-44页
        5.2.1 确立正确的动画配音理念第40-41页
        5.2.2 重视为角色“附魂”第41-42页
        5.2.3 强调情感的运用第42页
        5.2.4 人才培养职业化第42-43页
        5.2.5 配音演员商业化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困境与突围—第六代导演的边缘人系列电影研究
下一篇: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音乐形象及其唱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