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0 引言 | 第10-16页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0.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0.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0.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0.2.2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0.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概述 | 第16-23页 |
1.1 情景交响歌剧的概念 | 第16-17页 |
1.2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背景 | 第17-19页 |
1.2.1 时代背景 | 第17页 |
1.2.2 词曲作者简介 | 第17-19页 |
1.3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剧情梗概与主要人物原型分析 | 第19-23页 |
1.3.1 剧情梗概 | 第19-20页 |
1.3.2 多种版本的花木兰角色 | 第20-21页 |
1.3.3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其他角色分析 | 第21-23页 |
2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音乐形象分析 | 第23-39页 |
2.1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的音乐特色 | 第23-26页 |
2.1.1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选取 | 第23-24页 |
2.1.2 戏曲音乐的借鉴 | 第24-25页 |
2.1.3 主题音乐在剧情始终的贯穿 | 第25-26页 |
2.2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花木兰的舞台形象 | 第26-39页 |
2.2.1 柔板与叙事歌——至孝之心:少女戎装替父出征 | 第27-30页 |
2.2.2 快板与梦幻曲——眷爱之心: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第30-33页 |
2.2.3 酒歌与思乡曲——报国之心: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第33-36页 |
2.2.4 俚歌、安魂曲与终曲 ——赞美之心:和平万岁 | 第36-39页 |
3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经典唱段的分析 | 第39-50页 |
3.1 卷卷军书催人去——以《马蹄踏踏划破夜的寂静》为例 | 第39-41页 |
3.2 战火纷飞无所惧——以《决战就在今晚》为例 | 第41-43页 |
3.3 爱你在心.难开——以《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为例 | 第43-47页 |
3.4 红袖添香等君来——以《木兰本是女儿家》为例 | 第47-50页 |
4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对今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贡献和启示 | 第50-56页 |
4.1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贡献 | 第50-54页 |
4.1.1 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 第50-53页 |
4.1.2 历史和时代的统一 | 第53-54页 |
4.2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对今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启示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