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边缘人”概述 | 第9页 |
二、“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边缘人”研究现状梳理 | 第9-11页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抗拒边缘 | 第13-24页 |
一、身份认同与边缘书写 | 第13-17页 |
二、反城市化与精神困境 | 第17-20页 |
三、审美价值与美学特征 | 第20-24页 |
(一)镜头语言的运用 | 第21-22页 |
(二)声音蒙太奇 | 第22-23页 |
(三)碎片化叙事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边缘众生相 | 第24-35页 |
一、城市流亡者 | 第24-27页 |
二、先锋艺术家 | 第27-31页 |
三、特殊性人群 | 第31-35页 |
第三章 突破与回归 | 第35-45页 |
一、城市“边缘人”与“零余者”、“多余人”的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二、“边缘人”电影的后现代性探究 | 第38-41页 |
(一)“游戏化”镜头 | 第39-40页 |
(二)摇滚乐与流行音乐的混入 | 第40-41页 |
(三)生活化场景的再还原 | 第41页 |
三、市场意识和人文关怀的矛盾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