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2.1 牧草产量 | 第12-14页 |
2.1.1 植株高度 | 第12-13页 |
2.1.2 植物叶片 | 第13页 |
2.1.3 分枝、分蘖数等因素 | 第13页 |
2.1.4 灌溉、施肥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2.2 牧草的营养品质 | 第14-15页 |
2.2.1 牧草生育期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第14页 |
2.2.2 其他因素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2.3 放牧对草地的作用 | 第15页 |
2.4 刈割对草地的作用 | 第15-16页 |
2.5 气候变化对草地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6页 |
2.6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对饲草营养成分的预测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3.1 试验区概况 | 第1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3.3 主要测定指标 | 第19-20页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73页 |
4.1 土壤含水量 | 第20-21页 |
4.2 栽培草地牧草生长特性 | 第21-36页 |
4.2.1 植株高度 | 第21页 |
4.2.2 牧草分蘖(枝)数 | 第21-27页 |
4.2.3 产草量 | 第27-31页 |
4.2.4 水分利用效率 | 第31-36页 |
4.3 栽培草地牧草营养特性 | 第36-64页 |
4.3.1 粗蛋白产量 | 第36-41页 |
4.3.2 粗脂肪产量 | 第41-45页 |
4.3.3 中性洗涤纤维(NDF)产量 | 第45-50页 |
4.3.4 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 | 第50-55页 |
4.3.5 粗灰分(ASH)产量 | 第55-59页 |
4.3.6 可溶性糖(WSC)产量 | 第59-64页 |
4.4 不同生育期牧草产草量与蛋白含量 | 第64-67页 |
4.5 单播草地模拟轮牧适应性评价 | 第67-69页 |
4.6 牧草营养成分的NIRS模型 | 第69-73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73-76页 |
5.1 牧草产量 | 第73-74页 |
5.2 营养品质 | 第74页 |
5.3 不同生育期牧草产量与蛋白关系 | 第74-75页 |
5.4 NIRS模型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附录 | 第82-91页 |
附录1 豆科各品种牧草NIRS模型回归曲线 | 第82-85页 |
附录2 禾本科各品种牧草NIRS模型回归曲线 | 第85-88页 |
附录3 其他科各品种牧草NIRS模型回归曲线 | 第88-91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