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小麦植株形态分析及建模方法 | 第15-31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小麦植株的形态分析 | 第15-18页 |
2.2.1 麦穗形态分析 | 第16-17页 |
2.2.2 茎秆形态分析 | 第17页 |
2.2.3 叶片形态分析 | 第17-18页 |
2.3 小麦植株的建模方法 | 第18-30页 |
2.3.1 局部坐标系的建立 | 第18-19页 |
2.3.2 茎秆的建模方法 | 第19-22页 |
2.3.3 叶片建模方法 | 第22-29页 |
2.3.4 使用OpenGL对小麦叶片进行渲染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小麦植株脱粒过程的离散元法计算方法 | 第31-48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邻居搜索与接触检测 | 第31-33页 |
3.2.1 不使用邻居搜索方法的接触检测 | 第31-32页 |
3.2.2 使用基于网格的邻居搜索方法 | 第32-33页 |
3.3 小麦植株接触力的计算 | 第33-37页 |
3.3.1 相对位移与相对转角增量的计算 | 第33-36页 |
3.3.2 接触力的计算 | 第36-37页 |
3.4 小麦植株的运动求解 | 第37-40页 |
3.4.1 小麦植株的平动求解 | 第37-38页 |
3.4.2 小麦植株的转动求解 | 第38-40页 |
3.5 小麦植株内部连接力的计算与断裂处理 | 第40-46页 |
3.5.1 节间与节间的连接及断裂处理 | 第41-43页 |
3.5.2 第一节间与穗轴的连接及断裂处理 | 第43-44页 |
3.5.3 穗轴与穗轴的连接及断裂处理 | 第44-45页 |
3.5.4 麦粒与穗轴的连接及断裂处理 | 第45页 |
3.5.5 叶片的断裂处理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小麦植株脱粒过程仿真软件研制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小麦植株脱粒过程仿真软件的功能与实现 | 第48-50页 |
4.2.1 小麦植株脱粒过程仿真软件的功能介绍 | 第48-49页 |
4.2.2 小麦植株脱粒过程仿真软件的实现 | 第49-50页 |
4.3 小麦植株形状预览程序的实现与仿真软件的耦合 | 第50-52页 |
4.4 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4.5 小麦植株脱粒过程计算的并行化实现 | 第53-56页 |
4.5.1 OpenMP介绍 | 第53-54页 |
4.5.2 小麦植株脱粒计算的并行化实现 | 第54-56页 |
4.6 仿真软件在64位平台上的修改 | 第56-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小麦植株脱粒过程仿真软件的测试 | 第59-71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小麦植株模型测试 | 第59-63页 |
5.3 小麦植株与边界的接触碰撞测试 | 第63-68页 |
5.3.1 小麦植株与边界的接触碰撞测试 | 第63页 |
5.3.2 小麦麦穗的断裂测试 | 第63-64页 |
5.3.3 小麦茎杆的断裂测试 | 第64-66页 |
5.3.4 小麦叶片的变形和断裂测试 | 第66-68页 |
5.4 小麦植株在脱粒机中的脱粒测试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