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木质纤维素物质概况 | 第13-15页 |
1.1.1 木质纤维素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页 |
1.1.2 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预处理 | 第13-14页 |
1.1.3 木质纤维素材料的水解 | 第14-15页 |
1.2 乳链菌肽简介 | 第15-20页 |
1.2.1 乳链菌肽结构与性质 | 第15-16页 |
1.2.2 乳链菌肽的发现历史 | 第16页 |
1.2.3 乳链菌肽的抑菌机制 | 第16-17页 |
1.2.4 乳链菌肽的安全性 | 第17页 |
1.2.5 乳链菌肽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6 乳链菌肽发酵生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 乳酸简介 | 第20-26页 |
1.3.1 乳酸的结构及性质 | 第20-21页 |
1.3.2 乳酸的用途 | 第21-23页 |
1.3.3 乳酸的生产 | 第23-24页 |
1.3.4 发酵法生产乳酸国内外进展 | 第24-26页 |
1.4 木质纤维素的利用 | 第26-28页 |
1.4.1 间接发酵 | 第27页 |
1.4.2 同步糖化发酵 | 第27-28页 |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96 孔板法测纤维素酶酶活 | 第29-34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1 药品与试剂 | 第29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2.2.3 试剂配制 | 第3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3.1 纤维素酶活测定标准方法 | 第30页 |
2.3.2 96 孔板 60μl 体系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 | 第30页 |
2.3.3 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0-31页 |
2.3.4 纤维素酶活测定标准方法与 96 孔板 60μl 体系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比较 | 第31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2.4.1 纤维素滤纸酶活测定标准方法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1-32页 |
2.4.2 96 孔板 60μl 体系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2页 |
2.4.3 标准方法与 96 孔板法测纤维素酶活力方法结果对比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纤维素酶复配提高葡萄糖转化率 | 第34-5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34-35页 |
3.2.1 药品与试剂 | 第34-35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35页 |
3.2.3 试剂配制 | 第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42页 |
3.3.1 预处理玉米秸秆 | 第35-36页 |
3.3.2 汽爆玉米秸秆总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36页 |
3.3.3 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36-37页 |
3.3.4 考马斯亮蓝测蛋白含量 | 第37-38页 |
3.3.5 酶活力的测定 | 第38-39页 |
3.3.6 单因素实验 | 第39-41页 |
3.3.7 响应面设计实验 | 第41-42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3.4.1 汽爆玉米秸秆含水量测定 | 第42页 |
3.4.2 汽爆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42-43页 |
3.4.3 考马斯亮蓝测蛋白含量 | 第43-44页 |
3.4.4 酶活力测定 | 第44-45页 |
3.4.5 复配单因素实验 | 第45-51页 |
3.4.6 中心组合实验 | 第51-52页 |
3.4.7 响应面分析优化 | 第52-54页 |
3.4.8 响应面结果验证实验 | 第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同步糖化发酵产乳链菌肽和乳酸 | 第56-65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56-58页 |
4.2.1 药品与试剂 | 第56-57页 |
4.2.2 仪器设备 | 第57页 |
4.2.3 试剂配制 | 第57-5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4.3.1 乳酸乳球菌摇瓶培养 | 第58页 |
4.3.2 发酵方法 | 第58页 |
4.3.3 乳链菌肽效价的测定 | 第58-59页 |
4.3.4 乳链菌肽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9页 |
4.3.5 发酵液糖类的测定 | 第59页 |
4.3.6 乳酸的测定 | 第59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59-62页 |
4.4.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59-60页 |
4.4.2 乳链菌肽标准曲线 | 第60页 |
4.4.3 同步糖化发酵 | 第60-62页 |
4.5 培养条件优化 | 第62-64页 |
4.5.1 初始 pH 值对同步糖化发酵的影响 | 第62-63页 |
4.5.2 底物浓度对同步糖化发酵的影响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研究成果及展望 | 第65-68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5.1.1 96 孔板法测酶活 | 第65页 |
5.1.2 纤维素酶复配 | 第65页 |
5.1.3 纤维素酶复配响应面优化 | 第65-66页 |
5.1.4 同步糖化发酵 | 第66页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5.2.1 纤维素水解方面 | 第66页 |
5.2.2 同步糖化发酵方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