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冻土 | 第10页 |
1.1.2 冻土的分布 | 第10-11页 |
1.1.3 寒区冻土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的关系 | 第11-12页 |
1.1.4 寒区涵洞病害现象 | 第12-13页 |
1.2 研究历程及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研究历程 | 第13-14页 |
1.2.2 寒区涵洞热状况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隔热层在寒区交通工程中应用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涵洞热状况试验研究 | 第19-27页 |
2.1 试验场地气象、水文和地质条件 | 第19-22页 |
2.1.1 气象条件 | 第19-21页 |
2.1.2 水文条件 | 第21-22页 |
2.1.3 地质条件 | 第22页 |
2.2 试验涵洞工程措施 | 第22-24页 |
2.3 试验方案 | 第24-25页 |
2.3.1 试验内容及目标 | 第24页 |
2.3.2 试验仪器 | 第24页 |
2.3.3 试验断面的仪器布设 | 第24-25页 |
2.4 试验数据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涵洞热状况数值模拟研究 | 第27-37页 |
3.1 Geo-Studio概述 | 第27-28页 |
3.1.1 Geo-Studio的特点 | 第27页 |
3.1.2 TEMP/W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28-29页 |
3.2.1 基本假定 | 第28页 |
3.2.2 控制微分方程及其有限元公式 | 第28-29页 |
3.3 模型计算区域及土体热物理参数 | 第29-30页 |
3.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选择 | 第30-31页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影响季节冻土区高速铁路涵底冻深的若干因素 | 第37-43页 |
4.1 涵底基础热对流效果对涵底最大冻深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含水量对涵底最大冻深的影响 | 第38-40页 |
4.3 涵洞尺寸对涵底最大冻深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隔热层对涵底冻深的影响及优化设计 | 第43-53页 |
5.1 隔热层材料的选择 | 第44-45页 |
5.2 计算模型 | 第45-46页 |
5.3 隔热层铺设的位置、方式及厚度对隔热效果的影响 | 第46-52页 |
5.3.1 隔热层的位置对防冻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2 隔热层的铺设方式对防冻效果的影响 | 第47-50页 |
5.3.3 隔热层的厚度的选择 | 第50-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