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探索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1-19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13页
        2.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四) 论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7页
        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第17-18页
    (五)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8-19页
        1.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2. 论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一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概述第19-23页
    (一) 相关概念第19-20页
        1. 责任第19页
        2. 自我责任意识第19-20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必要性第20-22页
        1. 自我责任意识培养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第20页
        2. 自我责任意识培养是家庭幸福的需要第20-21页
        3. 自我责任意识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改进的需要第21页
        4. 自我责任意识培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第21页
        5. 自我责任意识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标及内容要求第21-22页
    (三) 培养初中生自我责任意识的标准第22页
        1. 情感上提升自我责任意识第22页
        2. 实践中提升体现自我责任意识第22页
        3. 认知中理解自我责任意识第22页
    (四) 培养初中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原则第22-23页
        1. 正确价值观念与学生情感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第22页
        2. 正确价值观念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统一的原则第22页
        3. 正确价值观念与学生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第22-23页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其问题成因分析第23-28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现状第23-24页
        1. 部分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欠缺第23页
        2. 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初中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培养缺乏重视第23-24页
        3. 缺少自我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第24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成因分析第24-28页
        1. 初中生自我责任意识的消极态度第24页
        2. 教师的教学观过于传统第24-26页
        3. “换汤不换药”的评价方法第26-27页
        4. 校外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第27-28页
第三章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对策第28-35页
    (一) 思想品德教师要确立自我责任意识的教育理念第28-30页
        1. 积极对初中生的自我责任意识进行培养第29页
        2. 发动初中生自主设计实践活动第29-30页
        3. 重视初中生个性的教育第30页
    (二) 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培养相结合第30-32页
        1.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材的核心作用第30-31页
        2.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宣传和教育作用第31-32页
    (三) 通过多种校内外多种活动培养初中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第32-35页
        1. 家庭教育影响初中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第32-33页
        2. 集体的自我责任教育是初中生自我责任意识教育的手段第33-34页
        3. 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第34-35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第35-39页
    (一) 研究结论第35-36页
        1. 合理运用科学方法提升初中生自我责任意识第35页
        2. 全面培养初中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第35-36页
    (二) 反思第36-39页
        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研究第36-37页
        2. 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初中生评价方式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研究
下一篇:约瑟夫·雷伊《美国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