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序言第11-19页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 选题的目的第11页
        2.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3. 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理论依据第14-17页
        1.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4-15页
        2.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第15页
        3. 生命历程理论第15-16页
        4. “四主一本”的课堂教学理论第16-17页
        5. “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理论第17页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7-19页
        1. 研究方法第17页
        2. 创新点第17-19页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命化教学概述第19-26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第19-22页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的内涵第19-20页
        2.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命化教学的特点第20-22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必要性与可能性第22-24页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的必要性第22-23页
        2.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的可能性第23-24页
    (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的目标和原则第24-26页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的目标第24-25页
        2.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的原则第25-26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缺乏生命化教学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第26-34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缺乏生命化教学的表现第26-31页
        1. 教学内容脱离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第26-27页
        2. 教学过程中缺乏多向交流第27-29页
        3. 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间合作互动第29-30页
        4. 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需要第30-31页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缺乏生命化教学的原因分析第31-34页
        1.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彻底树立第31-32页
        2. 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第32页
        3. 教学活动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第32-33页
        4. 教学手段弱化学生参与体验第33页
        5. 教学评价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第33-34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命化教学的策略第34-41页
    (一) 从教师观念的角度去渗透生命化教学第34-35页
        1. 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尊重观第34-35页
        2. 树立平等双向的交流观第35页
    (二) 从教材内容的角度去渗透生命化教学第35-36页
        1. 编写原则,尊重生命第35-36页
        2. 选取内容,启迪智慧第36页
    (三) 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去渗透生命化教学第36-38页
        1. 活动设计,以学生为背景,充分开发学生自身资源第37页
        2. 活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第37-38页
        3. 活动体会,以学生为主讲,分享交流伙伴自育成长第38页
    (四) 从教学手段的角度去渗透生命化教学第38-39页
        1.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全体学生的生命成长第38页
        2. 借助情境创设手段,深化学生生命体验第38-39页
    (五) 从评价方式的角度去渗透生命化教学第39-41页
        1. 评价主体多元化第39页
        2. 评价标准多元化第39页
        3. 评价方法多样化第39-41页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生命化教学的效果与反思第41-44页
    (一) 主要效果第41-42页
        1. 学生品德认知与行为表现得到统一第41页
        2. 生命化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得到充分体现第41-42页
        3. 学生提高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第42页
        4. 生命化教学通过教学手段表现出来第42页
        5. 生命化教学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第42页
    (二) 所引发的思考第42-44页
        1. 要高度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第43页
        2. 要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选取第43页
        3. 要不断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价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9页
    附录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一第46-48页
    附录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二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大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研究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