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24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7-18页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8-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2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主要的创新点第22-24页
第二章 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第24-36页
    2.1 水安全及水文生态安全概念解析的重要性第24-25页
    2.2 概念认知的基础第25-30页
        2.2.1 国内认知第25-27页
        2.2.2 国际认知第27-30页
    2.3 概念研究的理论方法第30-32页
        2.3.1 语义解析法第30-31页
        2.3.2 借鉴解析法第31-32页
    2.4 水安全的概念第32-33页
    2.5 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第33-36页
        2.5.1 水文生态的认知第33-34页
        2.5.2 水文生态安全的概念第34-36页
第三章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集中表现和保障意义第36-48页
    3.1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显现第36-40页
        3.1.1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典型表现第37-39页
        3.1.2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实例分析第39-40页
    3.2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第40-42页
        3.2.1 水文生态安全是实现水安全的基础第40-41页
        3.2.2 水文生态安全是实现水安全的关键因素第41页
        3.2.3 水文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为其他涉水问题的解决架起桥梁第41页
        3.2.4 水文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41-42页
    3.3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必要性第42-44页
        3.3.1 涉水危机已经逐渐蔓延至水文生态的系统性危机第42-43页
        3.3.2 水文生态问题成为涉水问题研究的焦点第43页
        3.3.3 水文生态保障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第43-44页
    3.4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可行性第44-46页
        3.4.1 不同学科理论研究成果提供了理论基础第44-45页
        3.4.2 水资源综合治理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第45-46页
    3.5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实质第46-48页
第四章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现状和评述第48-58页
    4.1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保障的法律体系现状及评述第48-53页
        4.1.1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第48-50页
        4.1.2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评述第50-53页
    4.2 我国涉及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制度现状与评析第53-58页
        4.2.1 相关水事法律制度的总结第53-56页
        4.2.2 相关水事法律制度的评析第56-58页
第五章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路径分析第58-70页
    5.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作用第58-64页
        5.1.1 确认水文生态安全保障任务的定位第58-60页
        5.1.2 保障水文生态安全具体制度的设置第60-61页
        5.1.3 预防水文生态系统性危机的出现第61-62页
        5.1.4 平衡水文生态安全保障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第62-64页
    5.2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路径选择第64-70页
        5.2.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协同论基础第64-65页
        5.2.2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中的协同表现第65-67页
        5.2.3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协同进路第67-70页
第六章 我国水文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框架建构第70-96页
    6.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形式建构第70-87页
        6.1.1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形式建构的路径第70-76页
        6.1.2 保障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构第76-87页
    6.2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内容建构第87-96页
        6.2.1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建构原则第87-89页
        6.2.2 水文生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模块化建设第89-96页
第七章 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具体规则的实证分析第96-117页
    7.1 水文生态论证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第96-101页
        7.1.1 我国水资源论证法律规定的现状第96-97页
        7.1.2 我国现存水资源论证法律的发展困境第97-99页
        7.1.3 我国水文生态论证制度的法律建议第99-101页
    7.2 生态环境用水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第101-111页
        7.2.1 生态环境用水理论的起源第101-102页
        7.2.2 国外生态环境用水规定的经验与借鉴第102-105页
        7.2.3 我国生态环境用水法律规定的现状及评述第105-109页
        7.2.4 我国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制度的法律完善第109-111页
    7.3 地下水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第111-117页
        7.3.1 我国地下水管理法律规定的现状第111-113页
        7.3.2 我国现有地下水管理的法律制度评析第113-114页
        7.3.3 我国地下水安全管理的法律建议第114-117页
结论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电站水库群调度优化及其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汽车后扭力梁振动疲劳数值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