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研究--以青岛海尔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关于收益质量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关于收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2 收益质量的有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收益质量的内涵 | 第20页 |
2.2 收益质量评价的要素 | 第20-21页 |
2.2.1 真实性 | 第20页 |
2.2.2 获利性 | 第20页 |
2.2.3 持续稳定性 | 第20-21页 |
2.2.4 现金保障性 | 第21页 |
2.2.5 成长性 | 第21页 |
2.3 公司收益质量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1 会计目标理论 | 第21页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3 家电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40页 |
3.1 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3.1.1 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 第23页 |
3.1.2 行业的微观经济分析 | 第23-24页 |
3.2 家电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 第24-38页 |
3.2.1 家电业上市公司收益真实性的评价 | 第24-25页 |
3.2.2 收益质量财务指标分析 | 第25-38页 |
3.3 影响家电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3.3.1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38页 |
3.3.2 业务盈利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3.3.3 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 第39页 |
3.3.4 行业环境变化分析 | 第39页 |
3.3.5 物价变动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4 以青岛海尔为例的收益质量分析 | 第40-53页 |
4.1 青岛海尔简介 | 第40页 |
4.2 青岛海尔收益质量的财务指标分析 | 第40-50页 |
4.2.1 青岛海尔收益真实性的评价 | 第40页 |
4.2.2 资本回报指标 | 第40-43页 |
4.2.3 现金保障性指标 | 第43-45页 |
4.2.4 盈利稳定性指标 | 第45-47页 |
4.2.5 盈利成长性指标 | 第47-50页 |
4.3 影响青岛海尔收益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50-53页 |
4.3.1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50页 |
4.3.2 主营业务竞争力分析 | 第50-51页 |
4.3.3 资产状况和收入质量分析 | 第51页 |
4.3.4 财务杠杆分析 | 第51页 |
4.3.5 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第51-52页 |
4.3.6 行业竞争及行业环境变化 | 第52-53页 |
5 提高青岛海尔及家电业收益质量的建议 | 第53-58页 |
5.1 提高青岛海尔收益质量的建议 | 第53-55页 |
5.1.1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3-54页 |
5.1.2 合理安排业务,提高竞争力 | 第54页 |
5.1.3 加强资金的管理,优化资产结构 | 第54-55页 |
5.1.4 研发特色产品,创造客户需求 | 第55页 |
5.1.5 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 | 第55页 |
5.1.6 保证售后服务质量 | 第55页 |
5.2 家电业上市公司提升收益质量的建议 | 第55-58页 |
5.2.1 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5-56页 |
5.2.2 调整战略及研发特色产品 | 第56页 |
5.2.3 提高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 | 第56页 |
5.2.4 适应经济全球化,打开海外成长空间 | 第56-57页 |
5.2.5 推动跨界合作,履行社会责任 | 第57页 |
5.2.6 依托互联网完善经营模式 | 第57-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