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7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5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7页 |
| 一、内窥镜系统的研究 | 第17-41页 |
| 1.1 前言 | 第17页 |
| 1.2 内窥镜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17-33页 |
| 1.2.1 工作流程 | 第18-19页 |
| 1.2.2 内窥镜的设计 | 第19-29页 |
| 1.2.3 内窥镜成像、采集系统 | 第29-30页 |
| 1.2.4 诊断及治疗系统 | 第30-32页 |
| 1.2.5 冷光光源 | 第32-33页 |
| 1.3 内窥镜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3-37页 |
| 1.4 讨论 | 第37-41页 |
| 1.4.1 荧光诊断与光动力疗法结合的意义 | 第37-38页 |
| 1.4.2 图像的处理以及分析 | 第38-39页 |
| 1.4.3 内窥镜系统的讨论与完善 | 第39-41页 |
| 二、实验部分 | 第41-53页 |
| 预实验: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细胞吸收光敏剂过程的研究 | 第41-48页 |
| 2.1 引言 | 第41页 |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2.2.1 光敏剂与荧光显微镜 | 第41页 |
| 2.2.2 细胞株 | 第41-42页 |
| 2.2.3 HMME与细胞培养 | 第42页 |
| 2.2.4 图像处理 | 第42页 |
| 2.2.5 图像处理流程图 | 第42-43页 |
| 2.2.6 荧光强度的量化研究 | 第43页 |
| 2.3 结果 | 第43-46页 |
| 2.4 讨论 | 第46-47页 |
| 2.5 结论 | 第47-48页 |
| 动物实验:内窥镜系统荧光诊断实验 | 第48-53页 |
| 2.6 引言 | 第48页 |
| 2.7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2.7.1 验用光敏剂、细胞株以及动物 | 第48页 |
| 2.7.2 内窥镜系统 | 第48页 |
| 2.7.3 动物的饲养 | 第48页 |
| 2.7.4 细胞培养 | 第48页 |
| 2.7.5 人喉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 2.7.6 荧光诊断方法 | 第48-49页 |
| 2.8 结果 | 第49-52页 |
| 2.9 讨论 | 第52页 |
| 2.10 结论 | 第52-53页 |
| 三、总结 | 第53-55页 |
| 3.1 完成的工作 | 第53-54页 |
| 3.2 今后的工作以及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 综述 | 第60-76页 |
| 膀胱癌的荧光诊断与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 第60-72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