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选矿流程与方法论文--浮游选矿论文

高磷铁矿反浮选降磷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4页
    引言第13-14页
    1.1 我国高磷铁矿资源概况第14-16页
    1.2 高磷铁矿降磷技术发展现状第16-24页
        1.2.1 高磷铁矿降磷的主要工艺第17-23页
        1.2.2 高磷铁矿降磷的发展方向第23-24页
    1.3 磷矿石浮选捕收剂的研究与改进第24-30页
        1.3.1 常用磷矿石捕收剂第24-26页
        1.3.2 羧酸类药剂改性对捕收性能的影响第26-28页
        1.3.3 羧酸类胶磷矿捕收剂的组合用药第28-30页
    1.4 量子化学理论在浮选药剂研究中的应用第30-32页
        1.4.1 量子化学研究进展第30-31页
        1.4.2 量子化学研究在浮选中的应用第31-32页
    1.5 课题的目标及研究内容第32-34页
        1.5.1 课题的目标第32-33页
        1.5.2 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试剂、矿样和研究方法第34-42页
    2.1 试验药剂与仪器设备第34-35页
        2.1.1 药剂种类和来源第34页
        2.1.2 试验设备及仪器第34-35页
    2.2 药剂合成第35-36页
        2.2.1 新型捕收剂研究开发流程第35-36页
        2.2.2 捕收剂合成技术路线第36页
    2.3 试验矿物制备第36-39页
        2.3.1 单矿物第36-38页
        2.3.2 人工混合矿第38页
        2.3.3 实际矿石第38-39页
    2.4 矿物试验及测试方法第39-42页
        2.4.1 矿物浮选试验第39-40页
        2.4.2 红外光谱分析第40页
        2.4.3 Zeta电位测定第40页
        2.4.4 吸附量的测定与计算第40-41页
        2.4.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第41-42页
第三章 高磷铁矿反浮选捕收剂(RFP-138)的设计与合成第42-70页
    3.1 阴离子捕收剂结构改性对浮选性能变化的规律第42-43页
    3.2 常用阴离子捕收剂结构对浮选的影响第43-52页
        3.2.1 极性基结构对浮选性能影响第44-46页
        3.2.2 非极性基结构变化对浮选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3.2.3 常用捕收剂的量子化学研究第48-52页
        3.2.4 结果与讨论第52页
    3.3 反浮选捕收剂主剂(SNA)的合成第52-64页
        3.3.1 羧酸类捕收剂的合成与筛选第53-58页
        3.3.2 捕收剂羧酸分子的改性第58-60页
        3.3.3 捕收剂主剂的基本性能第60-63页
        3.3.4 结果与讨论第63-64页
    3.4 高效高磷铁矿反浮选捕收剂(RFP-138)的组成第64-68页
        3.4.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筛选及与捕收剂(SNA)的复配第64-65页
        3.4.2 表面活性剂(YS04)对SNA在矿物表面吸附的稳定性第65-66页
        3.4.3 复配捕收剂(RFP-138)的混合胶束行为研究第66-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捕收剂(RFP-138)的配合制度与性能表征第70-82页
    4.1 捕收剂对单矿物可浮性研究第70-75页
        4.1.1 矿物可浮性与pH之间的关系第70-71页
        4.1.2 捕收剂用量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第71-72页
        4.1.3 pH调节剂的选择第72-73页
        4.1.4 抑制剂对浮选的影响第73-75页
    4.2 捕收剂对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第75-77页
    4.3 高效捕收剂的其他性能第77-81页
        4.3.1 RFP-138的抗硬水性能第77-78页
        4.3.2 RFP-138的低温浮选性能第78页
        4.3.3 RFP-138的分散性能研究第78-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RFP-138捕收剂对铁矿石的应用试验研究第82-99页
    5.1 高磷铁矿的矿物分析第82-91页
        5.1.1 矿物组成分析第82-83页
        5.1.2 主要矿物赋存状态研究第83-91页
    5.2 捕收剂RFP-138的浮选开路试验第91-94页
        5.2.1 不同捕收剂降磷效果比较研究第92-94页
    5.3 磁化焙烧-弱磁-RFP-138反浮选全流工艺试验第94-98页
        5.3.1 开路试验流程第94-96页
        5.3.2 闭路试验流程第96-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高效捕收剂(RFP-138)与矿物作用机理探讨第99-117页
    6.1 矿物物理性质和晶体结构第99-105页
        6.1.1 磷灰石晶体结构及断裂面表面性质第99-102页
        6.1.2 赤铁矿矿石第102-103页
        6.1.3 矿物表面荷电性质与可浮性的关系第103-105页
    6.2 浮选药剂的溶液化学研究第105-112页
        6.2.1 捕收剂的溶液化学行为第105-107页
        6.2.2 矿物在浮选矿浆中的溶解特性第107-110页
        6.2.3 捕收剂在高磷铁矿石表面的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第110-112页
    6.3 捕收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第112-116页
        6.3.1 阴离子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第112-113页
        6.3.2 捕收剂与胶磷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第113-115页
        6.3.3 捕收剂与赤铁矿作用的红外光谱第115-116页
    6.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7-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28-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桃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分析及果实数字基因表达谱构建
下一篇: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电极改性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