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4页 |
1.1 生防菌的研究与应用 | 第11-13页 |
1.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2.1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 第13-14页 |
1.2.2 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 第14页 |
1.2.3 土壤微生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概述 | 第18-20页 |
1.3.1 传统培养方法 | 第18-19页 |
1.3.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19-20页 |
1.4 土壤酶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第20-22页 |
1.4.1 土壤酶的定义与分类 | 第20页 |
1.4.2 土壤酶的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1.5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2-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5.2 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1.2 实验用培养基 | 第24-25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2.2.1 实验处理 | 第26页 |
2.2.2 土壤样品采集 | 第26页 |
2.2.3 菌数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2.2.4 土壤酶的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2.2.5 土壤细菌总基因组的提取及纯化 | 第29-30页 |
2.2.6 PCR扩增 | 第30页 |
2.2.7 变性梯度凝胶(DGGE)电泳操作 | 第30-33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3.1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33-36页 |
3.1.1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2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 黄瓜根际土壤经不同处理后功能细菌数量变化 | 第36-39页 |
3.2.1 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化 | 第36-37页 |
3.2.2 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变化 | 第37-38页 |
3.2.3 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 | 第38-39页 |
3.3 不同处理后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 | 第39-43页 |
3.3.1 脲酶活性变化 | 第39-40页 |
3.3.2 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第40-41页 |
3.3.3 蔗糖酶活性变化 | 第41-42页 |
3.3.4 磷酸酶活性变化 | 第42-43页 |
3.4 不同处理后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变化 | 第43-46页 |
3.4.1 土壤微生物总基因组的提取 | 第43页 |
3.4.2 PCR扩增 | 第43-44页 |
3.4.3 变形梯度凝胶电泳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50页 |
4.1 生防菌B29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生防菌B29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生防菌B29对土壤中功能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48页 |
4.4 生防菌B29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