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1 文献研究法 | 第11-12页 |
1.2.2 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1.3 西藏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2.1 生态环境概述 | 第16-17页 |
2.1.1 生态学 | 第16页 |
2.1.2 环境 | 第16-17页 |
2.1.3 脆弱生态环境 | 第17页 |
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2.3 外部效应理论 | 第18页 |
2.4 相关利益者概述 | 第18-19页 |
2.5 博弈论概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西藏生态环境与保护的现状 | 第21-27页 |
3.1 西藏生态环境现状 | 第21-23页 |
3.1.1 物种资源现状 | 第21页 |
3.1.2 森林生态资源现状 | 第21-22页 |
3.1.3 草地生态资源现状 | 第22页 |
3.1.4 河流湖泊等资源现状 | 第22-23页 |
3.1.5 矿产资源现状 | 第23页 |
3.2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 | 第23-25页 |
3.3 当前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利益者分析 | 第27-38页 |
4.1 相关利益者传统博弈分析 | 第27-30页 |
4.1.1 博弈要素分析 | 第27页 |
4.1.2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参与人的界定 | 第27-28页 |
4.1.3 相关利益者间传统的博弈分析 | 第28-30页 |
4.2 改进的相关利益者动态博弈分析 | 第30-33页 |
4.2.1 改进博弈模型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第31-32页 |
4.2.2 博弈模型改进前后的要素比较与分析 | 第32-33页 |
4.3 优化博弈模型下实施西藏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障碍 | 第33-37页 |
4.3.1 政府补偿行为的落实 | 第33-35页 |
4.3.2 政府惩罚行为的完善 | 第35-37页 |
4.3.3 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引导 | 第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38-45页 |
5.1 落实政府补偿行为 | 第38-41页 |
5.2 落实并完善政府惩罚机制 | 第41-42页 |
5.3 增强全民对生态环保的积极性 | 第42-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