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第9-13页 |
第二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维课堂 | 第13-18页 |
2.1 思维和思维课堂的的内涵 | 第13-14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 第14-16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2页 |
3.1 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8-20页 |
3.1.1 思维的概念 | 第18页 |
3.1.2 思维的方式 | 第18-19页 |
3.1.3 思维的品质 | 第19页 |
3.1.4 思维品质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3.2 思维课堂 | 第20-21页 |
3.3 “问题串”的涵义 | 第21-22页 |
第四章 “问题串”教学在化学思维课堂中的运用 | 第22-33页 |
4.1 化学思维课堂的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4.2 问题教学法中“问题串”的设计原则 | 第23-25页 |
4.3 “问题串”教学设计在化学思维课堂中的应用 | 第25-33页 |
4.3.1 探究式的问题串 | 第26-27页 |
4.3.2 并列式的问题串 | 第27-28页 |
4.3.3 精细化的问题串 | 第28-29页 |
4.3.4 开放性的问题串 | 第29-30页 |
4.3.5 延伸性的问题串 | 第30-31页 |
4.3.6 技巧性的问题串 | 第31-33页 |
第五章 “问题串”教学在高中化学思维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33-50页 |
5.1 课堂教学研究 | 第33-42页 |
5.1.1 案例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学设计 | 第33-36页 |
5.1.2 案例二:《煤的综合利用苯》的教学设计 | 第36-38页 |
5.1.3 案例三:《常见物质的检验》的教学设计 | 第38-42页 |
5.2 后测问卷调查 | 第42-50页 |
5.2.1 调查目的与设计 | 第43页 |
5.2.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