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中专学校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研究--以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12页
        一、 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第10页
        二、 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第10页
        三、 近年来学校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第10-11页
        四、 本人的关注第11-12页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实践综述与研究现状第12-23页
        一、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2页
        二、 实践综述与研究现状第12-23页
    第三节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第23-25页
        一、 文献法第23页
        二、 问卷调查法第23-24页
        三、 访谈法第24-25页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第25-34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8页
        一、 本研究相关概念梳理第25-28页
    第二节 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和范围第28-30页
        一、 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第28页
        二、 法律法规中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范围第28-29页
        三、 本文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范围第29-30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0-34页
        一、 国家、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第30页
        二、 人本理论第30-31页
        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31-32页
        四、 科学管理理论第32页
        五、 SWOT 分析(SWOTAnalysis)第32-34页
第三章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调查第34-63页
    第一节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概况第34-36页
        一、 普洱市概况第34-35页
        二、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概况第35-36页
        三、 普洱市中专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概况第36页
    第二节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调查第36-63页
        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情况问卷调查第36-47页
        二、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访谈第47-63页
第四章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第63-88页
    第一节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 SWOT 分析与策略第63-73页
        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安全常规管理 SWOT 分析第63-69页
        二、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 SWOT 策略第69-73页
    第二节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第73-75页
        一、 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不明确第73-74页
        二、 制度缺失严重第74页
        三、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缺乏理论指导第74页
        四、 现存制度不够系统全面第74页
        五、 监管中缺少制度依据第74-75页
    第三节 建设与完善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的思考第75-88页
        一、 落实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已有的安全管理制度第77-78页
            (一)学生实验室管理、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第77页
            (二)安全工作请示报告制度方面第77-78页
            (三)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食品、饮用水管理方面第78页
        二、 建设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安全管理常规制度的思考第78-85页
            (一)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制度建设第78-81页
            (二)校园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建设第81-82页
            (三)校园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第82-83页
            (四)学校门卫制度建设第83-84页
            (五)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建设第84-85页
            (六)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第85页
        三、 完善中专学校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第85-88页
            (一)明确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第86页
            (二)加强中专学校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第86-88页
结束语第88-9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一第94-97页
附录二第97-99页
附录三第99-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在线考试智能组卷系统
下一篇: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