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引言 | 第6-7页 |
二、“涨价归公”的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 第10-12页 |
3.1 地税制度 | 第10-11页 |
3.2 地费制度 | 第11页 |
3.3 管理手段 | 第11-12页 |
四、我国并没有实现“涨价归公” | 第12-20页 |
4.1 户籍制度阻碍“涨价归公” | 第14-17页 |
4.1.1 户籍制度的演变 | 第14-15页 |
4.1.2 户籍制度背后的差异 | 第15-17页 |
4.2 土地制度阻碍“涨价归公” | 第17-20页 |
4.2.1 土地公有制农民缺乏完整土地产权 | 第17-19页 |
4.2.2 政府获得绝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 | 第19-20页 |
五、对地方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研究 | 第20-42页 |
5.1 重庆模式——充满争议的土地换户籍 | 第21-28页 |
5.1.1 “土地换户籍”的运行机制 | 第22-23页 |
5.1.2 “土地换户籍”政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 第23-27页 |
5.1.3 “土地换户籍”对实现“涨价归公”的启示 | 第27-28页 |
5.2 广东模式——“积分落户”政策 | 第28-37页 |
5.2.1 “积分落户”政策概况 | 第29-32页 |
5.2.2 “积分落户”政策的特点 | 第32-36页 |
5.2.3 对“积分落户”政策的总结 | 第36-37页 |
5.3 成都模式——实现自由迁徙 | 第37-42页 |
5.3.1 成都模式概况 | 第37-38页 |
5.3.2 成都模式的特点与“涨价归公” | 第38-41页 |
5.3.3 对成都模式的总结 | 第41-42页 |
六、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